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统计 > 正文

济源示范区:健全机制 同向发力 多方协同 搭好幼小衔接过渡桥梁

发布时间:2024-05-18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济源示范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健全机制强统筹,同向发力提质效,多方协同聚合力,传好育人“接力棒”,推动广大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一、健全机制强统筹

  

  坚持高位推动。济源示范区把幼小衔接工作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专门成立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局党组统一领导、有关科室、各小学和幼儿园各负其责又协同配合”的幼小衔接工作格局,加强统筹谋划、综合协调和督导评估,推动幼小衔接工作落地落实。

  

  健全工作机制。济源示范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原则,推动建立1所小学结对多所幼儿园的“1+N”幼小衔接工作机制,合作园校之间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形成“理念一致、师资共融、课程衔接、教研互通、评价协同”的幼小衔接工作新格局,确保幼小衔接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夯实工作职责。出台《济源示范区幼小衔接实施方案》,明确幼儿园、小学、教研部门、家长的各自工作职责,推动各方在幼小衔接上做到理念同频、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推动小学、幼儿园和家长破除各自本位主义,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双向无缝对接,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过渡期。

  

  二、同向发力提质效

  

  强化课程衔接。济源示范区严格落实国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聚焦小学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中的4项准备、16个发展目标,探索设计幼小衔接主题活动课程、嵌入式领域(学科)课程、跨领域(学科)课程等三大课程,积极打造幼小衔接优质课、示范课、精品课,减缓幼小衔接课程坡度,帮助幼儿做好“幼升小”的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近年来,全市幼小衔接课程荣获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荣获省级幼小衔接主题绘画奖8个。

  

  突出教师衔接。该市依托市级幼小衔接教师工作坊,积极开展幼小衔接政策和理论的培训学习,教育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广泛开展专业书籍共读、同课异构、跟岗观摩、入校体验等活动,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幼小互通”型教师,做到幼儿教师“送一程”向小学衔接,小学教师“接一站”向幼儿园衔接,实现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在育人理念、课程实施、教育工作、班级管理等方面互通有无、无缝对接。

  

  深化联合教研。充分利用济源示范区教体系统的“531”教研网络和特色片区教研,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依托省教育厅幼小衔接改革实验试点工作项目,聚焦幼小衔接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症结,精准举办“幼小衔接”暨校本教研论坛,开展“‘双减’背景下的幼儿园去小学化幼小衔接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主题研修,组织开展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1314”幼小联合教研创新模式实践》研究,破难题、明路径、出对策,助力幼小衔接高质量进行。

  

  三、多方协同聚合力

  

  强化家园共育。该市健全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开展幼小衔接专题讲座200余期,录制“心适应”微型专题片,组织家长积极参加“学理念、学方法、学经验”三学活动,引导家长理解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不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胁迫者,争做小学零起点教育的支持和监督者,助力家园校幼小衔接同向而行、同频共振。目前,全市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满意度较高,公办幼儿园中大班转园率较同期下降93.5%。

  

  强化综合治理。采取常态化监督和专项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教育方式“小学化”、教学环境“小学化”,小学非零起点教学,校外培训机构对学前儿童违规培训等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查处各种违反法规、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行为。近年来,该市教育督导办公室对全市164所幼儿园开展办园行为督导,对119所幼儿园进行督导回访,下发问题整改清单141份,约谈幼儿园5所,有效维护了儿童教育的良好生态。

  

  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教体系统的门户网站、“三微一端”、抖音、家长群等宣传媒体平台,广泛持续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引导全社会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深入理解和大力支持幼小衔接工作,助力广大儿童顺利进阶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济源示范区教体局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4/05-17/29949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