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中国日报点赞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成果显著

发布时间:2024-11-23 来源: 辽宁省教育厅 作者:佚名

    2024年11月13日,中国日报报道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成果显著,架起中泰青年沟通的新桥梁。

  

    “这个‘福’字真的和爷爷写的一模一样!”在沈阳理工大学的书法课堂上,来自泰国的NGAMSASISAKULCHAI WARISARA举起自己的作品。”我的爷爷是中国人,从小就给我讲很多中国的故事,现在终于能亲手写出他教过我的汉字了。"她和其他十位泰国青年正在参加为期三周的留学秋令营,亲身体验着那些故事里的中国文化。这是沈阳理工大学2024年面向泰国青少年开展的文化交流项目,标志着学校对泰教育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近年来,沈阳理工大学大力实施“开放兴校”战略,在深化对俄合作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学校已与俄罗斯、波兰、英国、法国、芬兰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建立的国际工程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四个专业。

    “见到老师要双手合十,走进寺庙要脱鞋。”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课堂上,WARISARA正在向中国同学介绍泰国的礼仪文化。“‘哇’礼不只是打招呼,合十的高度也有讲究。对长辈,手要举得更高一些,到胸前;对同辈,则在腹部位置。”这些细节引发了中国学生的浓厚兴趣。“原来泰国人见面时的礼仪也这么讲究,就像我们小时候要给长辈鞠躬,辈分越高,腰要弯得越低。”来自成都的张云山说。这样的文化交流对沈阳理工大学来说早已驾轻就熟。自2021年起,学校通过“汉语桥”等项目已为800余名泰国学子搭建了了解中国的桥梁。2022年,学校与泰国天素谛皇家大学的合作更进一步,不仅签署了学术教育合作协议,还开设了“中国文学简介”等线上学分课程,为泰国汉语专业学生打开了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在这所拥有丰富国际教育经验的高校里,文化的共鸣在艺术课堂上尤为明显。“看,这个红色面具代表哈努曼,象征勇敢和忠诚,”WARISARA指着泰国传统舞蹈面具说,“在泰国传统表演中,面具的颜色就是角色的性格。”正在教授京剧脸谱的老师眼前一亮:“这和京剧脸谱太像了!红色代表忠勇,像关公;黑色象征刚正,像包拯。”两种古老艺术的对话,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饮食文化的交流则来得更为直接。“泰国饺子用米皮包制,馅料是虾肉和香菜,蘸酸辣酱汁食用。”品尝着沈阳老边饺子,WARISARA细细比较着两国饺子的异同。“这个韭菜猪肉馅的饺子完全不同,皮薄但很韧,蘸醋的味道也很特别。"张云山则对泰国同学描述着串串香的“沈阳吃法”:“先刷酱油,再刷蒜泥,最后是辣椒油,层层调味缺一不可。”WARISARA笑着说:“这让我想起曼谷街边小贩调制冬阴功的过程,先加入香茅和柠檬叶打底,再放入泰式酸辣酱,最后加入椰奶调味。每一步都要把握好火候,酸、辣、甜的比例稍有偏差,味道就会完全不同。”

    “从棋盘山俯瞰,整个沈阳城尽收眼底。”站在观景台上,一位中国同学指着远处的建筑群向WARISARA介绍,“看,那个金色的屋顶就是沈阳故宫。”循着他手指的方向,WARISARA拿出手机拍照,“真有趣,在曼谷也能从湄南河畔远眺大皇宫的金顶。这两座古老的宫殿,都见证了各自城市的历史变迁。”这种跨文化的对话在校园里屡见不鲜。作为一所培养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0多名留学生的高校,沈阳理工大学已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沈阳故宫的参观让这群泰国学生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大政殿的格局很特别。”WARISARA说,“老师介绍说这里既有明代宫殿的规制,又有满族建筑的特色。就像曼谷大皇宫,也融合了泰国传统和欧式建筑的元素。”谈起大政殿门口的石狮,她兴奋地补充道:“泰国寺庙入口也会有守护神兽,虽然样子不同,但都是守护神圣空间的象征。”

    现代化的校园生活也让泰国学生耳目一新。当WARISARA第一次用手机扫码借到共享单车时,惊喜地拍下视频发给了泰国的同学。“曼谷也有共享单车,但没有这么方便。”她说。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食堂的智慧用餐系统,“我们第一天来食堂,站在窗口前不知所措,中国同学演示了一遍:扫码、点餐、支付、取餐,全程不超过两分钟,太神奇了!”

    临别前,WARISARA收拾行李时,小心地把课堂上写的“福”字装进背包。“这是送给爷爷的礼物。”她说,“不过最好的礼物,是能和他分享这些天在中国的点点滴滴,那些熟悉的传统,还有那些令人惊喜的新发现。”这份跨越国界的情谊,正是沈阳理工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生动写照。作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学校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越来越多像WARISARA这样的国际青年打开认识中国的窗口,架起连通世界的桥梁。从这里启程的中外学子,将带着知识与友谊,续写更多精彩的文化交融故事。

   

   


原文链接:https://jyt.ln.gov.cn/jyt/jyzx/zxlb/2024111913575851499/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