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资格审查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1-09-0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作者:佚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等次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经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资格审查专家组对成果进行严格的审定,现将2021年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资格审查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自2021年9月1日起至2021年9月30日止。公示期内若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向我厅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提出异议者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效信息(我厅将予以严格保密),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成果名称、成果完成者姓名及所在单位中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厅修改。
联系人及电话:自治区教育厅基教处卢贵昌,0771-5815488;广西教育研究院黄春秀,0771-5815057。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教育厅办公大楼1715办公室。
邮政编码:530021。
附件: 资格审查结果一览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1年9月1日
2021年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资格审查结果一览表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者 | 所在单位 | 推荐单位 | 审核结果 | 备注 |
1 | 高中数学“三位一体+”学科育人策略研究与实践 | 黄河清、李杰、黄兰清、孙振、周代许、魏远金、韦国亮、吴彪、张忠武、黎正旺 | 南宁市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 | 初中劳动教育“普职融通”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石鹏、王刚、覃岚、赵志东、杨懿、莫丹、庞苑 |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 | 基于学校文化内核建设提升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 戴启猛、杨斌勇、黄勇、耿春华、伍增财、张焕东、欧阳怡、农剑锋、黄娜、黎超辉 |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 | “两课双本、三方联动、点面结合”小学性教育立体实施模式的实践探索 | 钟冰、蒋馨茹、何竹叶、党晖、郑剑、梁英、唐夏春、涂中、张京攀、梁露 |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 | 让壮乡孩子自信走向未来--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贾洪翔、覃白妮、秦桂芳、戴启猛、兰瑛、黄桂、梁二天、刘方富、韩琴、张健玮 |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6 | “一核两维四育六阶”思辨养正式初中主题班会成长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 申颖、农大明、韦海静、潘婉婷、陈肖兰、谢励园 | 南宁市第二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7 | 生态教育:小学综合育人体系的校本实践 | 黄云霏、农大明、青军、黄幼丹、路啸宇、陈杉、许妍妮、杨梅 | 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8 | 基于心理沙盘游戏的小学“六融育心”模式研创与实践 | 谢小燕、覃丽媛、詹锋、黄莉、马步方、赵媛媛、李玲、韦捷 |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9 | 凸显“石榴籽”精神的城中村小学“四维三链双向”民族艺术教育模式创新实践 | 宁永红、谭卫伟、李凡贵、韦坚、温向莉、黄少华、李慧娴、颜柳清、卢志科、罗芳芳 | 南宁市秀厢小学、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 | 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一脉络、二依托、三融合”渗透式美育的研究与实践 | 杜小鹭、陆宇、蓝岚、韦艳红、吴守敬、吴小宁、吕静、钟英杰、蒙丽妹、覃馨仪 | 南宁市解放路小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 | 基于提升民族地区音乐教育质量的“431”模块教研创新与实践 | 莫海冰、郭云馥、肖艳莉、周梅、RANDYGEOVANIPUTRA(仁迪)、李金旭、蓝岚、张韵、夏红丹、于小琴 |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教育研究院、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广西艺术学院、新疆第二师铁门关市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南宁市第三中学、南宁市五象新区第四实验小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 | 基于移动互联情境下的思政课立德树人五年实践与探究 | 付松锋 |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 | 初中数学“三问三层”课前预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 农学宁、陈鑫海、李军、吴立志、甘晓云、陆立明、林兆昌、黄苑坊、胡尚庆 |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宁市新民中学、南宁市良庆区教育研究室、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上林县西燕中学、北海市合浦县山口中学、武鸣区民族中学、梧州市第十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 | 高中思想政治与生涯规划“双向融合、四维联动”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李晓翎、林凡、陈小妤、周晶、万力菲、董杨、宗焕波、陈现永 | 南宁市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 | 基于高中生数学理解的“联结思维导学”探究与实践 | 李朋、梁正、郑文勇、周莹、唐剑岚、滕树均、唐华、彭冬梅、何谷 | 南宁外国语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 | 学科育人背景下薄弱小学构建“英语+”课程群的十五年探索 | 吴静、黎勇、韦静、黄侦、李战、李艳蓉、高飞雁、莫起辉、兰虹、韦翩翩 | 南宁市友爱小学、南宁市秀灵学校、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局、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东兴市马路镇中心小学、南宁市明秀小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 | 一定二述三润四译:壮汉童谣创编的实践与研究 | 黄桂香、熊孝梅、蒙成建、韦世云、程兆航、李兰艳、韦保兰 | 上林县大丰镇皇周小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 | 以“学习力、表现力、生活力”培养为目标的小主人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 谢海啸、黄蓉、吴斯、商雪华、白桦紫、卢园园、黄琼琼、苏夏、姚媛 | 南宁市澳华小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 | “微课堂助教互联网助学”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研究与实践 | 马芸青、黄颖红、马越、陈媛、牛珊珊、罗云飞、罗巧芹、商瑞、蓝曼菱、邱冰 |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 | 中学思政课“一核四环三贴近”主体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邓化礼、农大明、黄艳玲、农春好、王小兰、邱霖昌 | 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 | 高中化学教学“三实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 贝伟浩、张金恒、杨欢、蓝仁敏、杨恒建、李冬英、罗蒂固、潘卫周、张繁、韦骁珉 | 南宁市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 |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四同”教学模式十一年实践研究 | 杨小菊、覃矜、谭慧、林莉、潘晓雯、赖云珍、冯亮、戴丽萍 | 南宁市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 | 时空识历史,教学涵素养:初中历史“一核两基三环”教学育人模式实践研究 | 黄柳春、韦尹、庞燕珊、李英群、覃玢彬、陈彦均、叶茵、许秋凤、苏跃进、付飘飘 | 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南宁市龙堤路初级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 | 三三联动,三力合一:普通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龚玉葵、蓝林燕、黄钰云、牙举业、劳德冠、金文书 | 南宁市第八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 | 边疆民族地区基于国际视野的“创造力&学习力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 | 苏长帅、梁惠娟、施少丽、俞宁、刘英、曾娜霞 | 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南宁市凤翔路小学、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 | 广西民族舞蹈校园传承教育研究 | 吴鸿丽、韦祎、罗智芳、邓莉娜、陈冬梅 | 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 | 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学音乐特色课程十五年探索与实践 | 肖艳莉、何政荣、楚卓、莫海冰、叶梦萍、梁馨、甘宇露、周芳竹、覃曦、姜永 |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 | 基于语篇分析、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 冯亮、戴丽萍、杨小菊、肖玉清、刘远智、喻为、周曲 |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 | 中考评价视阈下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路径与实践 | 周梅、黄小娜、叶茵、卓艳婷、黄柳春、吴红 |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 | 普通高中“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的十八年创新与实践 | 蓝宇、胡颖毅、谭佩玉、陆勇、梁心玙、蓝日更、林崇伟 | 南宁市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 |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校本操壮拳的开发与推广研究 | 李俊健、黄兰清、郭俊凤、韦金色、张美玲、邓晔、梁雁斌、梁国波、王治深、雷超杰 |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南宁市第十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 | 基于“听说读写编演赏评”一体化的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覃霞峰、莫琴琴、吴天一、王晓薇、冯文誊、阮泓晔、李玉玲 |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3 | “行”文化品质教育背景下“学行思”课程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卢兰丽、尹慧琴、甘明、莫霞、青立娜、伦晓清、许和庆、丘碧霄、欧媛媛、唐文慧 | 南宁市亭洪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4 | 以“兰雅”为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潘月湘、梁红、李新业、梁夷、黄波、黄礼芬、兰敏、姜颖、肖喜农、丘政 | 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双向视频互动教室促进教育均衡的实践与研究 | 周平、蒙裕劲、陆文敏、马越、李松整、黄翠华、韦丽华、晏家善、陈嵩蝶、陆克存、 |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6 | 动态性、生成性、级差式:写作训练模式及支持系统 | 伍东波、苏家珍、秦义滨、陆东旭、王鑫、刘宁生、熊瑛、李农、齐阳、蒋振恩 |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7 | 依托本土资源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 雷艳、沈惠娟、李鸿程、黄新宁、冯嘉莉、沈远新、胡朝成 | 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8 | “问诊式”教研帮扶模式下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黄宁娜、蔡骊娆、黄剑琴 |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39 | 基于大单元背景下的STEAM项目式学习在本土生态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 雷健红、詹荀茵、张丽、黄良、韦梦晨、秦祥、李佩珍、梁伟光、邓耀辉 |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0 | 基于学教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与实践——以武鸣县域高中为例 | 陶强、徐新林、蒙华强、韦华芳、钟雪平、陆启敏、刘宝、黄文博、李荣宾、蓝武 | 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1 | 四阶段文•德兼修语文人文课堂建构与实践研究 | 李宝光、李福灼、周振辉、韦全勇、黄涛、张世福、阮国平、陆省州、黄雅跃、陆武龙 | 南宁市第八中学、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外国语学校、马山县中学、马山金伦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2 | “一体双线三通”城乡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王毅、徐加彬、韦美日、王文蓉、张又翠、潘雪映、罗婧婕、覃婧、黄铮、洪心 | 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市第十三中学、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3 | 《初中历史“三化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杨秋锦、黎瑛、赵志东、卓艳婷、蓝秋璐、黄珺 |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4 | 高中历史学科“一核五环五翼”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罗晓聪、周健、覃源、梁凯、黎晓、董莹、张协力、刘华、罗婵 | 南宁市第二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5 | “五化”教学管理模式十六年研究与实践——以南宁市第四十三中学为例 | 李宏健、周忠迪、苏海斌、梁庆平、黄邦启、韦华记 | 南宁市第四十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不通过 | 学校管理,没有直接对学生,非教学成果。 |
46 | 应用“六‘BIAN’递进教学模式”培养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十五年实践研究 | 陈燕红、陈铭斌、吴超、农海燕、梁丽萍、许炎玲、黄飞凤、卢远、廖伟业、刘立昌 |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7 | “一核四维”非遗传承项目式艺术教育实践探索 | 邓莉、郑洁、李坤华、李佳倩、任田华、庞艳、韦玮 | 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第五中学、南宁市新民中学、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横县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8 | 普通高中“二启三活”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南宁市第二中学为例 | 陈宇、蒙蔡强、莫尧、邓嘉慧、郭雄、袁坤、江荣、曾晶、沈燕艳 | 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南宁市第二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49 | 核心素养背景下盲人保健按摩校本教材开发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 罗光宁、黄欢、黄山珊、林光何 | 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0 | 从“担任”到“担当”: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 黄海建、阮臣峥、覃胜飞、刘威、蓝晓东、刘英龙、唐咸武、周庆、黄常彬、韦自学、张敏、胡朝晖 |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1 | 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的云平台建设的实践研究 | 唐华、岑盛锋、李朋、杨颖、农皓、龙云、陈东、唐玲、梁海宗、梁之雨 | 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外国语学校、南宁市第三中学、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南宁市第十七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2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多学科融合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覃桃、李俭、卢璐、莫小燕、闭勇珍、陆小玲 | 南宁市第十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3 | 融合资源构建“体育大社团”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十年实践研究 | 龙春涛、辛志军、陈燕、周柳池、曾思娜、苏伟森、覃政云、粟世揆、唐斌、谢祎政 |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4 | 大健康背景下基于“体育选项课”的“三基三阶”教学模式十九年实践 | 孙振、区文航、韦雪亮、周基营、黄艳婷、陈晓龙、黄兰清、张弥、熊斌、李俊健 | 南宁市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5 | 以“创新+数字化制造”为统领的通用技术“四阶研创学习法”育人模式的构 | 宋晖、韦晓、林梦玲、谢先南、卢通 | 南宁市新民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6 | 民族地区学校以问题驱动为导向的校本研训模式实践研究 | 廖文婷、雷一祎、张萦、岑季娇、莫显宝、古忠华、米开敏、潘群芳、王华佳、磨玲玉 | 南宁市秀田小学、广西财经学院、南宁市第二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7 | “渗透·体验”模式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吴红、李杰、谭亚娟、苏艳华、陆兆佳、利肖燕、裴梓惠、张才能、罗夏敏、牙雅楠 | 南宁市第三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8 | 运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与“学”的模式建构与实践 | 屈炳敏、农国和、韦秀兰、韦韦华、阮清昌、林芳、韦秀芳、陈天翔、陈良忠 | 宾阳县开智中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59 | 幸福教育理念下农村学校“主题式”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 宁桂春、甘树森、马创群、李开昌、宁明猛、陆生权 | 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中心小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60 | 在解决真实情境的化学问题中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岑素艳、范斌、苏宏岩、农俊肖、梁家梅、林清、黄剑锋、王向军、姚进宏、李晓 | 南宁市第四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教育研究院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61 | 初中思政课培养学生“四问能力”教学对策的研究与实践 | 梁梅芬、梁秋连、黄晖、梁云森、黄珠英、莫玉春、余梅英、杨正左、农的祥、黄家额 | 南宁市邕宁区教育研究室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62 | 深耕民族优秀文化细耘真善美育人途径 | 吴莉、李莹、胡冰霞、向艳、兰岚、卢笑娜、李玉颖、胡全锦、黄文宁、邓小燕 | 南宁市菠萝岭小学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63 | 特殊教育学校“明德启智”德育研究与实践 | 赵秀梅、刘春华、李顺霞、韦优、刘洁、王聪卉、银周、唐妮 | 南宁市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 | 南宁市教育局 | 通过 | |
64 | 本土化·项目化·智能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践与创新 | 黄萍、李艺、乔毅鸿、王蔚文、黄辉、唐丽娜、陈辉、陈广丽、张聚、肖蓉蓉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65 | 基于精准帮扶的城乡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柳州模式”探索与实践 | 刘明、苏敏、曾懿、张享发、桂建楠、兰东梅、陈进、何大明、张锋、黄煜欣 |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电化教育站、柳州市教育局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66 | 普通高中“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全人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 龙玫、麦琪、谢志规、张建军、方德钧、胡海群、王凡、桂芳、陆华、罗祥沛 | 柳州铁一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67 | 基于“家文化”的“名校+弱校”办学管理模式创新的8年探索与构建 | 韦莉、黄庆峰、邓星华、王思颖、肖雪霞、莫自菊、彭丽霞、唐瑜璟、梁馨元、刘燕 | 柳州市景行小学、柳州市潭中路小学、柳州市柳东新区实验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不通过 | 内容与学生发展没有密切关系,非教学成果。 |
68 | 学校培养目标背景下的“1+X”学科拓展型课程建构与创新实践 | 班向红、黄璟、周柳娥、林娟娟、张莉、胡佳慧、王今知、黎玥、冼玲、张方芳 | 柳州市公园路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69 | 国家认同感导向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慧美”课程体系构建实践研究 | 张亮河、卢剑萍、谢娟、夏彦琼、蒋鸿波、宁朝霞、梁俊、杜云风、卢奕伶、李丹萍 | 柳州市民族高中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0 | “城乡联动,一体发展”视野下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县域实践 | 郑彩燕、兰东梅、韦健、石晶晶、韦伟、黄佳胜、陈静、廖利涛、刘煜 | 柳州市柳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柳太路小学、柳州市柳江区拉堡小学、柳州市马鹿山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1 | “图”导思维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皮星、李逊、廖玉玲、文清华、韦慧旋、曾明洲 | 柳州市第二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2 | 基于中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的创客教育18年探索与实践 | 李梦玲、谢孔平、江洪、黄晶、桂小风、苏燕艳、江筱佳、莫小莹、刘涛、袁丽娜 | 柳州市第八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3 | 西部区域中小学英语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 李蔓、陆劭桓、韦灵、胡艳、施慧芬、郑育哲、蓝柳青、张莉、陈逸红、吴丹露 | 柳州市鱼峰区教育局教研室、柳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柳州市白云小学、柳州市德润小学、柳州市箭盘山小学、柳州市第八中学、柳州市东环路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4 | 基于质量标准的课堂教学:从理论到实践 | 廖先祥、莫海浪、陈进、梁清、李泰森、黄冬、庞家建、石文铭、潘海峰、杨志坚 |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第十九中学、柳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柳州市第十一中学、柳州市城中区教研室、来宾市第三中学、柳州市第三十四中学及附小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5 | 基础教育电子民间美术与文化校本课程实践 | 梁善国、杨正军、姚兆全、潘宁、梁媛、李静、吴继芬、伍夏晗、侯运仙、王维 | 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6 | 构建数学关键能力为中心的评价系统改进教学提升课堂效益的实践 | 周柳娥、陈进、胡佳慧、黎益、冯璐媛、温海澍、秦金秋、陆晓伦、郭冬玉、秦剑 | 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教研室、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马鹿山小学、柳州市潭中路第二小学、柳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柳州市箭盘山小学、柳州市柳城县教育局教研室、柳州市白云小学、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柳州市鹅山路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7 | 信息技术赋能“三精准三融合三差异”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 吴晓丽、陈军、吴甜甜、龙菲、黄冬冬、罗千雅、秦剑、桂云、左昊、唐晟啻 | 柳州市柳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8 | 和悦课程整体规划与创意推进 | 钟艳、郑娟娟、杨双妤、李娜、郑梨花、何婷、廖悦、武文婕、王雅琴、韦成璇 | 柳州市东环路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79 | 任务群:整本书“慧读”指导策略研究 | 李佳桦、韦丽、劳丹华、袁露云、李龙凤、申榆璐、冼莉、罗羽杉、陈静、韦静 | 柳州市柳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0 |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感受历史的温度”的开发与实施 | 赵庆涛、唐洪梅、卢武、何西湖、李丫丫、林雪、卫生保、施雯、易庚、黎涵 | 柳州铁一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1 | 基于本地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建设实践 | 彭湘华、欧慧、朱珊珊、韦芳、王娜、莫莉莉、柯静雯、蒋文辉、黄颉斐 | 柳州市公园路幼儿园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2 | 小学数学智趣课堂实践与创新 | 罗千雅、陈进、吴晓丽、张燕翔、高静、易利明、谢福胜、宁洁 | 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3 | “五育并举,培养灵气少年”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 唐柳燕、谢妍菲、张纹那、王娟、苏智敏、韦岚岚、余慧、黎纯、练莉、汤柳菊 | 柳州市驾鹤路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4 | “阅读柳州”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 | 覃燕、黄春燕、覃玉华、覃志玲、韦明、何媛、文勇、陈婧、何书婷、黎春迪 | 柳州市北雀路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5 | 普通高中体育课选修走班教学模式二十年实践研究 | 祝海元、周文伟、张玮、江智、肖春明、李俊良、韦明江、贺长军、何良哲、张紫亮 | 柳州铁一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6 |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校园生态闭环实施策略 | 罗元均、徐志芳、黎东、许道俊、赵宇、朱卉、邓晓祥、秦锡伟、韦钰 | 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7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微变革的探索与实践》 | 黎益、陈进、庞琳、林雯、邓文婕、韦娜、谭永梅、罗柳萍、唐莉、肖绘芬 | 柳州市潭中路第二小学、柳州市桂景湾路小学、柳州市雀儿山路小学、融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8 | 基于志趣与高阶思维发展的资优生培养实践研究 | 吴美春、余超、刘家铨、王上锐、郑雪、周灿、邓青华、周开杰、张天天 | 柳州高级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89 | 团队研修下农村中小学心理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与研究 | 童芳丽、韦献华、孔丽华、蓝骁、马玲、唐秀琼、罗彩青、蓝珺、覃雪婷、曾艺 | 柳州市柳江区教育局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0 | 县域初中化学十年“递进式”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 | 黄冬艳、刘明、廖小正、温景安、郭宏慧、罗圣昌、韦素球、黄玉彩、陈建文、莫玉梅 | 柳州市鹿寨县教育局教研室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1 | 艺体特色普通高中“五圈三层”美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 覃桂宁、张强、杨洁、蒋雪梅、蒲海燕、张贝、梁琼艺、叶璇、唐颖妍、周甄 | 柳州市铁二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2 | 县域“一心三环”送教上门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李柳鲜、廖燕凤、李燕娟、黄海燕、覃嫚玲、梁伟婷、李佳苇、陈思蓓、马显品、田争妍 | 鹿寨县教育局教研室、鹿寨县特殊教育学校、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3 | “微实验”驱动下的133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唐纯玉、唐毓华、黄莹、诸葛素娟、闫立雯、韦敏、王维玮、安磊、刘红、谢恒 | 柳州市第一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4 |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使用微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 邝丹莹、李芮、张雨辰、钱牧吟、易沭彤、冯莹、张思凡、韦兰婉、杨艳秋、毛丽琴 | 柳州市第一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5 |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 | 黄亚涛、谢磊、凌红、罗慧、黄鹏、陈静、彭玉娟、李健芝、曾雪蕾、覃刚 | 柳州市第三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6 | “心理+”融合表达性艺术创新德育“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涂红涛、韦义平、黄伟宏、王李旎、庞世勉、蓝渊、黄鹏、莫宝坚、何谋、吴谏虹 | 柳州市第三中学、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融水苗族自治县丹江初级中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7 | 融合“地方民族风情”项目式校本课程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蓝海峰、陆晓静、谭纯青、陈宇、汤美萍、韦海线、李晓玲、杨卫红、黄深志 |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8 | 柳州市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监测研究与实践 | 姚奕晓、周金旺、孙会刚、梁俊、韦宁宁、闫立雯、陶世庆、李雨玲、曾纪慈、符家好 |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民族高中、柳州高级中学、柳州市一中、钦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玉林市陆川中学、柳州市二中、柳州钢一中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99 | 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与实践 | 廖树山、韦志强、李国荣、雷佳慧、桂海金、宋梅 |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柳北区教研室、柳州市第十二中、柳州市铁五中学、柳州市高级中学、柳州市铁一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0 | 《以少数民族文化赋能学校美育的探究与实践》 | 邓颖贞、苏敏、王倩、凌利、曹菊、石彦辉、梁健、苏阳、龙文、陈燕 |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教育局、柳州市北雀路第四小学、柳州市第一中学、三江县三江中学、三江县梅林乡中学、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柳州市北雀路第四小学、柳州市雅儒路小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1 | e-数学实验室环境下高中数学“创课导学”的实践与研究 | 张享发、宋程、陈嘉颖、简璐、沈林霏、张玲玲 |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民族高中、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第三中学、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 | 柳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2 | 情境蕴疑问题引导多元发展---高中地理双驱动教学实践 | 卢鸿、文喜福 | 桂林市中山中学、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桂林市中山中学 | 通过 | |
103 | 组块教学理念视阈下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 刘艳红、杨惠、周薇、赵柳、唐丽华、陈萍、夏慧晶、严小萍、邹同辉、王艳丽 | 桂林市崇善小学、桂林市平山小学、桂林市回民小学、资源县车田苗族乡高级小学、桂林市将军桥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4 | 基于家国情怀的“四知”课程创新实践 | 马劲、周平、陈玉凤、关剑锋、陈现梅、林观盛、柳建显、彭莉丹、荣岚英、唐军英 | 桂林市桂林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5 | 小学英语“双线共行三阶递进”分级阅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莫莺燕、戴海燕、卢燕、龙莉、李文馨、李艳丽、王佳、宁静娴、梁华敏、李真 | 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市育才教育集团、桂林市秀峰区教研室、桂林市博雅双语学校、桂林市中华小学、桂林市榕湖小学、桂林市芦笛小学、桂林市宝贤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6 | 基于乡村小学的传统非遗戏曲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李维、周颖、黄艳、刘艳玲、吴湘、李芷汐、冯黎明 | 桂林市大河中心校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7 | OBE理念下“以课题领训”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及运用 | 林雪荣、李品仪、黄军燕、杨志东、文骅、祝明基、廖伟业、徐志芳、莫格青、赵倩 | 永福县教育局、桂林市第三中学、桂林市草坪回族希望小学、永福县东江学校、桂林市田家炳中学、桂林市平乐县实验中学、南宁师范大学、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永福县向阳小学、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8 | 《立体化实施“三阶五维”成长性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李真、李莉、李曼、戴海燕、蒙海燕、眭燕、吕雪玲、罗宇斐、柳明、王运利 | 桂林市育才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09 | 绘本与教材深度融合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邹琳、龙桂丽、何宏艳、邱秋云、葛俐君、阳珺莹 | 桂林市榕湖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0 | 国防教育特色与磐石文化深度融合的普通高中多维立体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 刘卫、黄庆灿、肖满涛、蒋伟峰、赵环、林雪银、李雀飞、蒋朝国、张驰、杨帆 | 桂林市第八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1 | 利用数学魔术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 | 陈俊宏、张耘、胡治国 | 桂林市飞凤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2 | “以墨润心以书导行”的书法育人模式探索与应用 | 苏远芳、谢颖春、张志平、刘资聪、卢艳、李昱、刘薇、秦晖、廖艳红、廖丽明 | 桂林市西山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3 | 以生为本·云端助力:在“两弱两少”学情背景下生本云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 蒋文荣、姚培鉴、陆晖、林芸、倪杰、蒋琳、胡卓彬、阳晓来、唐民海、蒋谊芳 | 桂林市第十九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4 | 基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三化”教育引导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实践 | 甘培荣、李北萍、唐雪旭、樊玲希、黄丽娜、彭笛、刘昌劲、经继文、赵英懿、梁振德 | 桂林市第五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5 | 小学数学“简约·灵动”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索与应用 | 曾丽、赵洁玲、肖美香、汤伟姣、李乔月、黄莉菲、易芝灵、粟莉 | 桂林市胜利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6 | 提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奠基、引趣、导法、悦享”途径的探索 | 朱玉琼、梁凤英、滕姣礼、刘振兴、潘桥娇、梁建秋、刘群芳、刘崇姣、蒋艳菊 | 桂林市大埠中心校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7 | 农村初中生物“四位一体”课外实践活动模式创新与实践 | 吴学健、韦艳艳、徐玉送、林兰英、赖燕平、吴俊伟、曹永兵、周少青、文桂珍、黎华 | 桂林市大河初级中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市宝贤中学、桂林市宝贤中学、桂林市奎光学校、桂林市大河初级中学、桂林市奎光学校、桂林市大河初级中学、桂林市宝贤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8 | 构建试题难度控制模型、助力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提升 | 马恩荣、邹定桂、蒋培杰、谭振枝、谢玉琼、史梦红、谢琳、张勇、赵环、周小英 | 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19 | ”赋值”乡土素材融入初中历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余敬敏、宋学锐、林玉连、何红梅、陈怀怀、何山涛、韦海燕、占喻、冯岩 | 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0 | 以书法教育提升高中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实践 | 黄林芳、李北萍、罗艾佳、秦静维、魏轻舟、毛丽、唐井华、王翠秀、王琦、赵崇钦 | 桂林市第五中学、全州县石塘中学、全州县城西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1 | 低年级小学生握笔姿势训练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 向春燕、邵冬云、刘沭含、龙作春、尹枫苹、傅键沄 | 桂林市穿山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2 | 教材与岗位对接证书为就业护航——桂林聋校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研 | 李玲、欧阳鑫、卜秦、刘秋莲、陆娜、林秀琼、邓小凤、吴春荣、陈永红、纪君利 | 桂林市聋哑学校 | 桂林市教育局 | 不通过 | 教材建设,不属于教学成果范围。 |
123 | 让小学生传承桂林地方曲艺的教育教学实践 | 熊体康、朱香英、黄瑜莹、阳小燕、覃丹莉、唐付东 | 桂林市桥头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4 | 桂林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推广应用 | 文泽鸿、程斌、曾立华、黄琪、李玲、莫妍红、伍艺、王青、欧阳鑫、刘秋莲 | 桂林市教育局、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市聋哑学校、桂林市培智学校、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5 | 价值引领•结构呈现•主题统合•多元实施:农村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开发实 | 陈玲、赵灵芝、雷妙、唐维平、黄小荣、熊梅、文珊瑚、唐庭勇、赵红、蒋建军 | 兴安县教育局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6 | “教康结合”背景下桂林市聋哑学校学前聋儿五项认知能力康复训练的实践研究 | 王青、梁春玲、闫玲姣、廖柳凤、姚烨、韦雨婷 | 桂林市聋哑学校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7 | 基于特色区域游戏课程中4+1脱稿剪纸教学的创新实践 | 左群燕、赵燕、丁妍、杨秀红、李艳 | 桂林市解放西路幼儿园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8 | 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新思考 | 谢一丹、陈文奇、林娜、黄朝晖 | 桂林市桥头小学、桂林市中华小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29 | 以社会融合和就业驱动为方略的县级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十年探索 | 熊碧芳、柳谦、邹冲、张程、王海妹、龚丽、陈义梅、王长生、黎玉梅、韦桥秀 | 荔浦市特殊教育学校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0 | 初中物理实验建构概念三步法 | 于桂远、马利芳、林宇萍、廖安康、唐凌峥 | 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中学、桂林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1 | 家园共育中家长教育意识及教养行为转变策略 | 秦艳玲、许凤美、黄春兰、翁文敏、盘芳莹、韦艳红、孔茜、蒋婧婕、蔡逸、秦洁 | 桂林市七星幼儿园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2 | “三维创新、实践出真知”——高中地理课堂实践活动的体系构建与应用 | 文艳、文喜福、谭湘霞、赖佳慧、石国亮、张滢 | 桂林市第十六中学、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贵港市江南中学、柳州市东环路小学、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中学、桂林首附实验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3 | 《初中体育跑步项目测量与评价标准的实践与研究》 | 何洁清、熊斌、蒋贵军、梁功华、邓林毅、严永刚、何健、姚裕福、王莺 | 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4 | 校本科学探究实验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 秦佳敏、石向东、郑剑锋、吴为华、文静、李嘉豪、何红菲、梁文堂、韦剑锋、赵海亮 | 桂林市第三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5 | 初中思政课作业的创新设计及多元评价策略实践研究 | 潘娟、蒙宇、周小龙、闫文忠、宁燕妮、郑花花 | 桂林市宝贤中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宝贤中学、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市宝贤中学、桂林市宝贤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6 | 纵横联动∙赛研双驱—构建同课深研共同体助推教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祝明基、吴之洋、杨帆 | 平乐县实验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7 | 基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网络教研模式实践与创新 | 谢卓锋、张弥、戴华、蔡祺琪、莫佳明、左薇薇、周翠凤、周胜友、蒋贵军、廖胜扬 | 桂林市桂林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8 | 基于“逆向设计”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 赵品玉、吴晓琴、陈怀怀、何红梅、魏国平、廖秋萍、农大明、秦娟、周婧、蓝晶华 | 桂林市逸仙中学 | 桂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139 | 创新师训模式力促教育均衡——中小学“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乔东宁、王海礁、袁炳全、黄芳、曾令卷、邓巍、卓智聪、肖健欢、原世聪、段鑫、林文雄、谢应初 | 梧州市教师培训中心、梧州市教育局、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梧州市第二中学、梧州市第十七中学、梧州市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梧州市第十六中学、梧州市第七中学、梧州市第四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0 |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四面”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 李永坚、吴玉龙、秦岳文、袁炳全、白碧媛、高秀春、蒙剑仪、黄冠群、卢卉、凌艺方 | 梧州市第二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1 | 《中学美育课程与社会美育相结合“145”模式的实践研究》 | 吴蔚、叶巧怡、杨健宇、莫东、全宏、卢妮、杨欣然、罗思、邹子珺、梁婷婷 | 梧州市第八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2 | 《“双体行动、校本驱动、阶梯联动”融合式小学合唱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邓璇、白碧媛、周颖、梁木全、聂翠榕、梁燕、黎洁萍、陈筠、张婕妤 | 梧州市逸夫小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3 | “三三制”书声育人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 廖宇、黎咏梅、覃政兴、倪平、廖凯怡、贤冬玲、梁萃雯、黄菊芳、陈卓琪、韦瑜敏 | 梧州市第一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4 | 《“两园三进”式高中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苏举红、苏静静、刘杰林、邬敏怡、方燕、梁励、梁莹、谭志超、纪悦、李雁 | 梧州市第一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5 | 《“项目式学习”构建中学生态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 黎咏梅、廖宇、倪平、玉宇、谢炜光、杜彤彤、陆雯芝、林文盛、吴漫红、高秀春 | 梧州市第一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6 | 广西推进双向视频互动教室应用试点研究 |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7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模式的研究 | 吴瑜、蓝伟东、玉艳珍、杨逢云、苏健、朱姬、邓楠、陈媛、黄蕾、黎彦宏 | 梧州高级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8 | 初中数学的微课建设与有效应用研究 | 李显丽、关安麒、董平、周活群、唐世益、罗冰梅、甘鹏飞、王钰兰、钟秀、陈晓萍 | 梧州市龙圩实验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49 | 小学数学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 | 周林娜、李幼萍、陈勇玲、程丽梅、李容霞、曾洁珍、莫洁欣、唐易永、叶水燕、李霞 | 梧州市新兴小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0 | 乡村小学利用“互+”平台开展英语教学的藤县模式 | 黄文婷、黄明海、韦仲光、刘静莲、许秋献、刘金玲 | 藤县教学研究室、藤县新庆镇中心校、藤县藤城中心校、藤县潭津中心校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1 | 德育主题班会化:中学德育进阶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曾光、黄菊、秦岳文、冼西文、黄珊、李妮、林云珍、谭素娟、郑伟燕、林水兰 | 梧州市第十七中学、梧州市第十六中学、梧州市第二中学、梧州市第十中学、梧州市第十二中学、梧州市第八中学、梧州市第十二中学、梧州市第十二中学、梧州市第八中学、梧州市第八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2 | 基于“互联网+”理念的高中文创课程开发与产学研模式探索 | 杨健宇、吴蔚、罗杏妮、莫东、蓝仁鹏、刘政、莫斌源、卢婕旎、邱启永、毛赟 | 梧州市第八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3 | 基于“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 | 黄明海、邓善源、林庆文、王泽林、潘英娇、陈月莲、万日潮、李盛梅、许志林、黄启桦 | 藤县教学研究室、藤县塘步镇第一中学、藤县教学研究室、藤县天平镇第一初级中学、藤县濛江镇第一初级中学、藤县象棋镇第一初级中学、藤县埌南镇第一初级中学、藤县岭景镇初级中学、藤县实验中学、藤县濛江镇第一初级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4 | 基于“五育并举”的“幸福教育”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何东洋、陈颖、赖婷、徐小菊、刘浪燕、黎敏、曾东霞、赖秋梅、朱昌翀 | 岑溪实验小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5 | 城镇幼儿园生活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谢碧英、黎金宁、何文粮、钟钱娟、陈获、陈建兰、韦彤萍、梁娟连、唐珊媚、李金玲 | 藤县第一幼儿园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6 | 立德树人背景下推进“仁爱教育”的实践研究 | 高洁萍、梁凤雅、魏滟欢、赖芳、刘晓、陈秋菊、覃小雪、王雪敏、欧彩雯、陈颖 | 岑溪市第一小学、岑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7 | 基于“崇德尚美知行育人”视域下普通高中特长生项目式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谢圣方、苏卓岚、王志、黄观南、谢军、唐运标、李华振、周海环、欧林婷、梁梅 | 岑溪市第三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8 | 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 粟乃凯、孙春燕、李丽平、刘振毅、梁琼艺、俞燕玲、黄薪羽、廖克丽、陈秋伶、钟文梅 | 岑溪市第三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59 | 实施“孝爱教育”校本课程的策略研究 | 黄梅、陈恒坚、覃泽南、元晖、黄红静、夏坚、韦欢业、黎妙清 | 岑溪市第三小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0 | 乡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苏建华、莫丰荣、廖代璇、高达林、韦易宛 | 蒙山县新圩中学 | 梧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1 | “三三九”项目式初高中数学衔接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陈玉、戚艳兴、李艳玲、居和岑、孙书刚、蔡菁、李家燕、林延勤 | 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2 | 特殊教育学校艺术教育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10年实践 | 陈清康、陈灼、卢瑛、李秀娟、陈恩圆、陈访、林依璇、梁永兰 | 北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3 | 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探索:“博乐嘉年华”游考的研创与实践 | 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 | 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4 | 大数据赋能“553”精准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骆春燕、冯桂萍、雷光珍、刘海彦、李家燕、廖俊明、黄丹、高新博、劳石美、吴海雯 | 北海市海城区第一实验小学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5 | 特殊教育学校“四元交互”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阳东明、吴海梅、覃巧、陈万煜、李青华、周扬、邓闯 | 北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6 | 九年一贯制下“五四”分段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杨惠萍、黄峭岳、黄茵、刘鸥、余雪梅、陆璇、陈冠宏、丁雯、马瑜、谢东梅 | 北海市外国语实验学校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7 |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主题式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杨祖琴、罗德凤、钟运昂 | 北海市海城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8 | 创建特色学校的背景下校园足球课程“三合一放”模式实践研究——以华侨中学 | 罗琴丽、刘翔、梁雨薇、刘凤娟、文霞善、陈永胜、梁华强、莫霞声、刘云承、叶永和 | 北海市银海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69 | “三主三合”海洋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林允艳、罗德凤、杨乾智、洪肇春、庞毅、戚晔、陈海兰、邹英、李志萍、张勇娟 | 北海市海城区第十五小学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0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一题双研”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 | 鲁海燕、姜世军、韦潇梅、韦雪桃、梁晶晶、潘宜华、杨晓玲、陈路明 | 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1 |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保三促一定”参与式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 | 林春才、蒋玉芳、石志强、黄克立、居和岑、李艳红、陈海莲、苏冬青、谭英、朱海洁 | 北海市第五中学、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浦廉州中学(合浦外国语学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北海市银海区第五小学、北海市海城区驿马小学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2 | 提高站位抓准定位实践到位——指向内涵式发展的教与学模式的改革 | 阮帅、梁兴俊、李金弟、赖德云、郑凤丽、张成权、陈茵、高衡、刘翔、阳玉凤 | 北海市电教仪器站、北海市第七中学、北海市涠洲实验学校、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北海市海城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北海市实验学校、北海市第五中学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3 | 北海市地方小曲小戏在校园的应用与实践 | 于春萍、戴湘雯、陈玫秀、吴梅青、杨露飞、高旭霞、李佩洹、廖偲杏、梁凯胜、万立群 | 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4 |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与运用 | 刘晓玲、廖源莉、廖美、梁晓波、李秋娟、覃静、杜雁秋、罗晓莉、杨忠燕、李东梅 | 北海市北海中学 | 北海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5 | 西部沿海地区多元化“送教上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性研究 | 张光华、徐丹梅、朱琪吉、王萌、陈梅、廖敏、易魏丽 | 防城港市特殊教育学校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6 | 边境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 张弘、莫起辉、邓海萍、易景义、郑峋、廖彩娟、陈珊珊、曾庆来、谭光裕、官家辉 | 防城港市实验小学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7 | 研发民汉教学资源,促进壮汉双语教改 | 陆婉珍、陈茂、卢俊璋、陆赛珍、刘中华、许小莉、温兰英、黄斌、陆春敬、刘利宝 | 上思县思阳镇中心小学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8 | 活雅文化国门小学五育并举育人模式 | 朱雄伟、吴开春、翁少娟、邓世玲、黄若琼、苏立雄、杨晓、苏维亮、宁其军、符爱梅 | 东兴市实验学校北部湾大学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79 | 边境民族地区“1+N”学区联盟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成效成果 | 邓世玲、莫小泉、李承发、李燕燕、俞蓓蓓、张邓煜、黄彪、吴翠云、黄发镇、张继昊 | 东兴市实验学校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0 | 边境民族地区乡镇学校推进创客教育的构建与实践 | 林寿灼、李信平、梁永权、梁平、何干源、江艳玲、陈彩丽、何柳源、苏小娜、骆鸣飞 | 东兴市马路镇中心小学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1 | 边境民族地区乡镇小学“人文生态”融合育人实践与研究 | 陈汉兰、陈珊珊、李信平、何华平、邓慧、王晓译、李雪曼、黄洁玲、黄庆英、麦洁 | 东兴市马路镇中心小学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2 | 诗教永续松柏长青——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诗词教育21年探索 | 李柏良、梁永慧、吴燕侠、黄厚贵、钟其鹏、陈柏生、劳永荣、黄月莹、梁幸、黄生宇 | 东兴市松柏中学、北部湾大学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3 | 京族艺术文化背景下边境乡村小学民族团结融合课程的实践与成效 | 龙海珍、黎均明、唐上仕、莫起辉、武少明、莫维盈、吴统华、黄家宝、黄容娇、韦静 | 东兴市江平镇巫头小学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4 | “互联网+四步教学法”课堂模式 | 防城港市第二中学 | 防城港市第二中学 | 防城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5 | 从护航到放飞:农村中学“五步七环一体化”数学教研模式构建与实践 | 文新善、梁好翠、谢康成、苏华东、方美婷、龙先东、陈小霞、赵金成、蒙绍真、丁兆才 | 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6 | “爱.趣.益”荔乡娃主题区域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韦兆倩、陈琴、谢雪玲、邓燕宝、梁金莲、冯永秋、黄玫丽、劳小琼、杨献萍、温颖波 | 灵山县第一幼儿园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7 |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利用的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 马忠红、王素华、黄清莲、方向屏、洪玉敏、李燕伟、张德兰、黄真华、彭智霞、曾云霞 | 钦州市第一幼儿园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8 | 基于幼儿生命教育的绘本戏剧开发研究与实践 | 张艺腾、关芬芳、沈丽媛、何本燕、张芝英、黎爱群、黄胜芳、张秋敏、钟景丽、卜凤琼 | 钦州市钦南区第一幼儿园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89 | 基于传承冯子材精神的“英雄精神+”小学育人模式的10年探索 | 黎相艳、蓝本胜、叶西林、陈向阳、何光耀、方明娟、温爱娟、陈琼辉、陆莉莉、方美婷 | 钦州市子材小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0 | 翰墨飘香•永绽芬芳:小学书法教育“多元一体化”推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陈瑞德、周顺平、邬德利、黄卉雯、李振彪、陆明球、刘献凤、黄朝辉、颜娟、张珂 |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北部湾大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1 | 搭平台·强队伍·建机制: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 于海娇、王素华、翟可英、利雅萍、梁国发、陈珍艳、吕胜海、钟海艳、梁水英、潘小明 | 钦州市钦北区教育局、北部湾大学、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中、钦州市第十一小学、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中心小学、钦州市钦北区青塘第二中学、钦州市大寺中学、钦州市第十六中学、钦州市第十中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2 | 运思可视化·课程活动化·习作成果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黄春媚、张华如、李永妃、卜晖霞、刘天、刘海燕、郭德萃、李郁苗、张隆清、黄海波 | 钦州市人和小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3 | “童趣•激励•自主”育人模式在小学班级的研究与实践 | 温爱娟、叶西林、何光耀、张富强、蓝本胜、黄翠裕、刘冬梅 | 钦州市子材小学、北部湾大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4 | “智慧校园”背景下“3+N”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 钦州市人和小学(三十三小学)、北部湾大学 | 钦州市人和小学(三十三小学)、北部湾大学、钦州市人和小学(三十三小学)、北部湾大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5 | 体验、创新、成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蒙英梅、孔令敏、刘祖莲、黄丽娟、李银衍、何勇、韦镰坤 | 灵山县新星小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6 | 让“红色”成为校园的亮丽底色---推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黎永兰、宁桂花、曹少芬、赖金梅、周洪莹、丁冬艳、宁雪琴、陈祥玲、黄秋霞、宁翠玲 | 钦州市灵山县灵城镇白水小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7 | 教师“隐藏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劳景令、周佳辉、赖子娟、李锦昌、何春燕、钟闰川、何雪英、李庆琪、宁达文、黄少萍 | 灵山县教育局教研室、灵山县旧州镇中心校、钦州市钦北区第十一小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8 | 导读·感悟·拓展: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的校本实践 | 洪美惠、刘国培、洪美蓉、吴之平、黄隆彦、康书豪、黄爱华、班艳梅、黎丹 | 钦州市第七小学、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中心小学、钦州市第五小学、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中心小学、北部湾大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199 | “三化五环、智雅融创”艺体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何远珺、邓正莲、胡循杰、龙先东、张亮、宁海连、秦扬钦 | 灵山县第二中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0 | 中学校园足球赛教融合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王立杰、邓妮、徐人远、陈敬波、陈鸿基、潘兴泳、苏妹娟、黄敏华、黄辉、黄韬 | 钦州市第一中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1 | “和文化”浸润共生育人模式的生成 | 钟金燕、简信基、陈锋、陶志华、李明钊、陈雅慧、何盛枝、檀业艺、秦扬辅、赵菁如 | 灵山县灵山中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2 |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和课外活动深度融合实践研究 | 周秀英、韦雅婷、孙一兰、卢鑑万、邓正莲、黎永兰 | 灵山县教育局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3 |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语文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张芳芳、黄冰、凌玉芬、周菊、陈畅畅、郑丽丽、胡颐妍、邓建萍、龙艳玉、韩志钦 | 钦州市第五中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4 | 五育融合、三课联动——钦州一中“绥丰羽成”12365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 陈静兴、陆洁、龚玉华、黄丽妮、黄科显、冼秀丽、覃贤、卢栅汕、王晓雯、张雪梅 | 钦州市第一中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5 | 基于“U-T-S-F”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径实践与研究 | 卢红青、翁少娟、翁丽明、李达通、李建华、丰良兴、莫蕙萃、韦柳叶、秦莲华、张力 | 钦州市教育局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6 | 高中物理“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方桂、孙立萍、陈鹏、陶世庆、蒙加继、王伟名、黄信安、韦素萍、梁立永、何昌璇 | 钦州市第二中学、北部湾大学、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7 | 《收集—对标—应用:地方音乐文化引入高中音乐课堂三步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黄鸿勋、李勇、叶吉杏、庞大娟 | 钦州市第三中学 | 钦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8 | 文人画创作激发高中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 | 刘瓦秀、韦冰、黄星、黄肖斌 | 贵港市高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09 | 高中化学“四美”育人课程体系——高中理科美育的范本实践 | 莫子英、董作宝、李良锋、廖运飞、黄英龙、吕旭明、丘益德、黄志丽、杨帆、李文芳 | 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防城港市高级中学、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贵港市民族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0 | 学科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高效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 陈旭升、梁康梅、黄小敏、陈裕宁、侯航英、曾爱云、磨有辉、梁宾予、庞辉、刘晟 | 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1 | 初中语文“一线牵式”阅读教学的实践 | 梁运义、廖美英、梁运佳、李雪华、卢伟莲、李叶才、陈科成、罗有海、冼水媚、覃伟献 | 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第一初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2 | 初中数学“忆练导测补”复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黄江泉、韦春兰、覃艳婷、周金兰、柯裕光、霍军英、凌玲、黄东冬、朱朝森 | 桂平市南木镇第一初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3 | 《基于问题探究的主题式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实施的研究与实践》 | 石明、钟茂兴、莫子英、徐丽琼、罗寿练、杨映莲、黄水俭、龚永恒、钟曼萍、赵伯婷 | 贵港市港北区第四初级中学、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4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写作”十四年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 陈敏、杨小琴、梁红、李汉良、凌丽、杨泽冰、丘新翠、刘美珍、潘勇志、凌静 | 贵港市港南区第一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5 | 小学语文阅读“1+5”模式探索与实践 | 黄东明、许菊清、陆晓霞、邹丽、黄巧巧、韦燕、苏少玲、张小妹、陈秋丽、陈文霞 | 贵港市东湖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6 | 基于导学案的四环发展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李文林、董作宝、莫艳玲、叶新旺、刘晟、梁丹、黎泽峰、李增勤、罗志清、宋连荣 |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7 | 素养引领多元转换——高中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提升的创新实践 | 谭湘霞、文喜福、何水机、张丽莉、蓝燕琴、赖佳慧 | 贵港市江南中学、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贵港市江南中学、贵港市江南中学、贵港市江南中学、柳州市东环路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8 | 达理·明志·传承:语文学科“五五育人”路径的创新实践 | 莫艳玲、李文林、叶新旺、钟雁、杨礼梅、吴丽萍、刘诗悦、黄敏、李春燕、杨培君 |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19 | 基于红色资源的学校德育“四融八通”模式研究与实践 | 姚波、吴勇、韦珺、周仕栋、游锦波、陈剑文、江富新、陆耀天、高明娟、韦云钟 | 桂平市第一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0 | 高中校园“三活四力”排球特色教学的组织与创新实践 | 管升起、梁德基、陆春阳、伍树先、黄学群、柯博文 | 贵港市高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1 | 普通高中“五力同心”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李受新、杨燕胜、林荣柱、梁航宁、吴秋双、霍杰玲、杨晓芹、何小星、董美凤、吴汝江 | 贵港市民族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2 |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学相长“五构”集体备课体系构建及创新实践 | 陆卓纯、管升起、黄育军、李丕新、郭仕林、曾文宁、李康、梁德基、杨辉振、覃秋明 | 贵港市高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3 | 面向核心素养的通用技术课程学生评价的研究 | 吴秋廷、徐昌莉、刘旭绩、岑立广、潘善圣、石瑞华、尤海军、何镇海、梁芳美、陆丽云 | 贵港市江南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4 | 校园足球特色项目的实践与探究 | 李达华、张彬云、黄义定、岑思岳、杨样、王斌、宋乾、谭远征、张远明、吴永强 | 贵港市港北区港口高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5 | “辐射式”集体备课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 | 郑毅、严郁富、陆晓森、周绍忠、叶丽鹏 | 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6 | “有效导学四步”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李品贞 | 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镇第二初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7 | 西部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提升的“123”教研模式创新实践 | 姚武荣、陈敏、胡丽姬、莫蕙嫦、吕雪娟、文丽容、刘秋、杨丽琴、曾东燕、赵杰 | 贵港市港南区第一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8 | 以校园足球为载体的乡镇小学“五育融合”育人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 刘明松、李雪丽、陈格华、徐婉丽、黄春燕、洪伟燕、叶敏、陈晓红、于昌凤、李琳 | 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29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1342”阅读教学实践体系建构与实施 | 姜树英、丘秀萍、杨伟萍、曾文莉、黄君兰、黄小玲、黄燕、韦盈冰、梁容、黄木莲 | 贵港市港北区教学研究室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0 |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黄金焕、杨子玉、麦丽全、马小兰、盘秋萍、杨伟明、宾世光、杨吉芬、王坤松 | 贵港市特殊教育学校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1 | 《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 陆惠美、杨伟萍、梁肖萍、何理连、覃燕琴、郑桂北、李咏乐、杨裕庆 | 贵港市港北区建设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2 | “六步四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 梁峰、梁世伟、卢兆孟、陈荣强、罗琳、黎文、甘美萍、邓洁妹、潘平、谭翠榕 | 桂平市白沙镇中心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3 | 促进农村学生全面成长的心语育人策略实践 | 姚明森、蔡珩、卢超连、陈琼梅、黄炯珍、李安倩、黄美龄、梁耀杰 | 桂平市中沙镇中和中心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4 | 构建“以练导学”的美好数学课堂 | 曾伟强、梁栋辉、周小玲、罗培、刘永莲、麦瑞展、陈雪良 | 平南县教研室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5 | 特色普通高中精准墙绘活动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胡卓均、李家珍、谭鈊予、苏诗诗、梁唯敏、全炎贤、宾海兰、杨金莲、郭德容、陈海钊 | 平南县大安高级中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6 | 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宁锋、侯笑崖、覃家远、游冲、李耀东、蓝杏清、彭美群、胡广利、谭雪明、梁群璇 | 贵港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7 | 基于教师需求的“双精准送培”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黄继仁、韦珺、陈琼梅、陈冬寒、曹昌河、李加达、杨艺、李杰钦、黄文钦、黄秀娟 | 桂平市教育培训中心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8 | 《“三推动”五步走““双评价”书香培育体系探索与实践研究》 | 黄君兰、姜树英、刘勇、周康强、周俏燕、卢子刚、黄干、苏小达、李菊、蒙璐 | 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中心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39 | 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 杨国兰、梁朝伟、黄玉云、易志丽、魏艳婷、何宏雪、樊勇坚、杨志华、李洁、韦月琴 | 贵港市港北区贵城街道兴隆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0 |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县域幼儿园幼小衔接创新实践 | 李红凌、杨晓、陆桔、练园园、卢杰容、杨旺永、蔡珩、黄金华、刘明松、陈堃 | 桂平市教学研究室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1 | 思维导图法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 黄宣红、廖恒跃、磨薇、覃仕良、黄寿核、廖政希、杨红兰、磨锦秀 | 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第二小学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2 | 幼儿园“1(节操)+8组合”多元户外活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吕梅红、李春霞、周萍、洪玉婵、胡中杰、凌雪 | 平南县平南街道第二幼儿园 | 贵港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3 | 在地方民族文化教育中实施立德树人 | 曾桂发、许中衡、李丽群、董雁燕、梁坚、谭祺丽、李雪锋、覃福文、梁春华、朱家贤 | 兴业县第一中学、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兴业县高峰镇新李小学、福绵区福绵镇新江小学、玉林市民族中学、兴业县第二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4 | 农村地区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蒋以超、卢天然、李杰、姚义、罗欢、李剑勇、冯海容、谢立、凌军霞、陈东裕 | 玉林市教育局、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玉林市电化教育站、玉州区万秀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5 | “3步5环节“教学模式培养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以生物,地理 | 李杰、李云翠、钟琼、牟卫红、刘芳、黄小梅、黄东群、王英英、吴克涛、冯丽娟 | 玉林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6 |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三方联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梁毅、张林涛、刘竞、钟婵、蒙蔡强、林小芹、胡朝丽、吴一丹、丘春容、谢凤萍 | 玉林市第一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7 |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实验与推广 | 蔡梓权、许中衡、谢立、黄云英、卢天然、林梅梅、陈健华、李杰、揭慧玲、高国明 | 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8 | 新时代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温暖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林盛云、李海权、张林涛、王玲、刘伟俊、刘莹、文英、卢小连、张喜琳、施春燕 | 玉林市玉东新区实验小学、广西教育研究院、玉林师范学院、玉东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49 | 基于校本教研的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廖金海、韦艳芳、吕镜珍、蒙轩、陈爱娟、黄春勇、李秋锦、谢奔锋、杨炎坤、刘艳 | 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玉林师范学院、玉林高中、北流市高级中学、玉林市第一中学、玉林市第十一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0 | 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育人实效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 邓泽惠、罗欢、何燕、陆小玲、周钰婷、李爱霞、陈美谷、王梓霖、谢小琰、宋一鸣 | 玉州区城西第一初级中学、玉州区城西第二初级中学、玉州区茂林镇中心小学、博白县博白镇九龙村小学、玉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1 | 乡村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探究与实践 | 杨爱武、张鹏、梁刚健、温瑞芳、黄义妹、沈艳红、陈丽梅、丘雁、覃晓霞、蔡经政 | 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2 | 巧用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初中物理化学为例 | 区武超、何际享、彭军、钟健严、温燕丽、黄子容、刘华丽、谢一兵、谢劲松 | 玉林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3 | 项目驱动下乡村教师成长的支持服务体系创新与实践 | 唐冰、卢天然、梁钊华、李国符、莫朝华、张冬森、张琼政、朱剑武 | 玉林市教师培训中心、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第十一中学、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北流市教育培训中心、玉林市第十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4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 李珊珊、莫朝华、罗聪、黄杰有、温瑜芹、杨舒雁、林翠、陈春红、彭思雨、温林 | 陆川中学附属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5 | 农村初中潜力生有效转化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 林富珍、黄珂、黄桂琼、冯虎、黄程、莫才福、杨道海、莫昭斌、刘朝丽、黄秀萍 | 博白县文地镇第一初级中学、博白县宁潭镇第一初级中学、博白县英桥镇第二初级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6 | 核心素养导向的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研究 | 张惠坚、庞博、揭慧玲、覃小玲、李福雄、宁远、龙海平、周丽坚、谢卫、唐树凡 | 玉林市福绵区教学研究室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7 | 新课改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 肖振林、吴连梅、黎德鸿、陆桂莲、韦锐波、张超英、李焕英、吴兆光、梁超、黄玉菲 | 容县石寨镇上烟小学龙胆分校、容县石寨镇中心学校、容县石寨镇下烟中心小学、容县石寨镇下烟中心小学平梨分校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8 | “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王健、莫广荣、李海芬、吴冠丽、吴雪、庞梅、梁燕清、黄静梅、彭雅琴、梁霞 | 兴业县教研室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59 |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 吴冠丽、黄伟、全艳、姚长建、李远琼、杨庆业、陈丽莉、蔡丽梅、李海芬、吴凌燕 | 兴业县教研室、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兴业县石南镇至德小学、兴业县葵阳镇中心小学、玉林市小平山电力希望小学、兴业县沙塘镇中心小学、玉州区茂林镇和睦小学、城隍镇城隍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0 | 以剪纸教学为载体探索现代师承体系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成果报告 | 梁嗣银、莫罕铎、卢祖亮、黎志文、陈桂琼、黎少竹、严舒婷、庞捷光、王甲伟、卢梅 | 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兴业县教育局、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1 | “互联网+”视域下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何薇、苏运、陈芬芬、罗芳、余俊、陈垚、陆惠兰、谢澜、许汉清、黄聪 | 北流市北流镇城南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2 | 基于特级教师工作坊“灵慧美生态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陆惠兰、胡梅、梁凤娜、陈丽、戴思雁、卢柑利、李欣贞、张琼政、何薇、符辉 | 北流市桂塘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3 | 基于核心素养的“三三二”幸福课堂探索与实践 | 张琼政、陈文江、杨振锋、赵良、曾燕平、顾冬梅、刘桂杏、邓长荣、罗萍、李倩 | 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4 | 基于立德树人的农村学校诗意德育“C-S-T | 赵良、张琼政、黄静、姚珊、陈秋毅、黎冬华、郑生、罗昭显、黄秀娟、冯海容 | 北流市第九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5 | 五育融合理念下幼儿园食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陈韵湖、韦泽妮、伍星颖、黄绍莹、傅安然、李运凤、林泳杏、郭晓颖、陈妹、彭明君 | 北流市实验幼儿园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6 | 依托名师工作室以“项目+融媒体”模式培养骨干教师的研究与实践 | 张梅、廖金海、阙冰、林俊宇、李岳、莫朝华、梁焕娟、卢春梅、梁恩源、林世润 | 北流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7 |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 | 梁慧华、吕丽丽、田媛、李姗姗、曾馨莹、刘斯雅、余松蓉、刘云燕、罗浩萍、梁光毅 | 北流市高级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8 | 城乡小学书香班级建设的研究 | 陈永旋、余小芳、苏赞、胡家雄、陈洁、盘瑛、李星、吕婉玮、丘炯玲、李祉 | 陆川县第二小学、陆川中学附属初级中学、陆川县大桥镇中心学校、陆川县通政小学、陆川县塘小学、陆川县龙豪小学、陆川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69 | 中学英语“问题导向·任务驱动”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 陈崇玲、邓婉霞、吕洲、龙连梅、谢佩利、高燚、冯娇、卢璐、凌海霞、王凤娇 | 博白县中学、博白县博学中学、博白县实验中学、博白县三中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0 |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庞丽静、林东明、刘丽萍、钟雪芳、秦汉莲、黄丽英、关小玲、廖花香、陈柳、胡垚 | 博白县博白镇第三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1 |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有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 杨道海、黄文珍、林富珍、冯虎、黄桂琼、莫才福、冯牡丹、许庆、宾华、蔡二鸿 | 博白县英桥镇第二初级中学、博白县文地镇第一初级中学、博白县宁潭镇第一初级中学、博白县那林镇初级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2 | “心理教育,德育创新与学科整合”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 | 凌文娟、冯娇、林小路、梁恒创、李珊珊、阙永生、宾士勇、何其龙、杨桂东、陈莲 | 博白县实验中学、博白县中学、博白县水鸣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3 | “大成共长课堂”减负提质育人的30年实践探索 | 苏里莉、陈庆文、倪峥、苏翠丽、陈春丽、钟金宏、陈彦丹 | 玉林市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4 | 依托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师生综合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 李泽英、陈文江、李丽萍、覃光林、林怡萍、陈芬芬、谢荣瑜、苏健园、何赛前、李琼 | 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5 | 普通高中“悦享教育”研究与实践 | 韦坚灵、陈千盛、许世卡、吴甲全、蒋冬咏、梁壹、彭晓华、庞科兴、戴兵章、韦理仪 | 玉林市田家炳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6 | 基于微社团研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协同育人模式实践 | 周言清、龙玉洁、倪峥、韦明伺、金康彪、陈一铭、黄献莹、林莎、晏光娜、王增琼 | 玉林市玉州区东环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7 |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创新实践 | 凌军霞、徐乐乐、李广海、梁钊华、李春初、陈勇昌、黎任、吴家锦、聂梅、辛立梅 | 玉州区万秀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8 | “智慧”与“趣味”共生——小学数学“智趣”课堂的实践探索 | 刘洁群、张冬森、周池、阙红、张莉、罗文廷、李杏琴、马伯姮、梁婵、钟祥红 | 玉林市玉州区第三实验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79 | 初中作文教学中时代精神与自我成长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 杜萍、朱甲惠、钟艳、曾丽娟、赖家芬、雷艳、陈庭茵、梁红、黎红春、黄琴 | 玉林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0 | 同向同育同研:“慧·美”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 吴玲、梁钊华、林耿芬、陈燕瑜、周婷婷、黎雪萍、梁远玲、邱丽雁、封帆、叶秋红 | 玉林市玉州区实验幼儿园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1 | 高中化学“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十八年研究与实践 | 彭光明、李奇武、高岩、刘媛、吕建振、刘田玉、魏文雪、林梦、袁丽宁、宁伟红 | 玉林高级中学、玉林市第十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2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 蒲艺果、李剑海、冯小丽、石春柳、陆桥、苏伟立、周雁梅、黄艳萍、李诗琪、刘博杰 | 玉林高级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3 | 核心素养下普通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李宇茵、钟卫萍、吕梅源、卢冰、姜静嫔、陈敏、朱春燕、罗科锌、欧昱宇、林应梅 | 玉林高级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4 | “思行融合”整体提升区域教育效能20年探索与实践 | 张冬森、卢婕妤、李寿娟、黄卫华、梁伟朝、卢玉华、莫德姣、关敦琪、陈萍、苏瑜 | 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5 | 与自然共生的园本户外自主游戏课程研究与实践 | 苏蔚、陈榕、谢清理、钟珊、何雪丽、谭振英、钟赞良、庞深 | 玉林市幼儿园、玉林师范学院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6 | 新理念下试卷高效讲评策略的研究 | 曾德东、梁芸、刘艳、莫朝华、周少萍、曾桂芸、熊秋、阎礼波、陈泽战、李桂华 | 玉林市第十一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7 | 利用校本开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 梁芸、陈业瑜、莫朝华、李劲、曾德东、黄瑜、谢洪华、周少萍、陈日荣 | 玉林市第十一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8 | 玉林实验中学“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实验研究 | 谢品焕、苏伟、吴春、王玉花、莫春玲、郑雅君、谢毓忱、郑彬、林宇娟、周发瑜 | 玉林实验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89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 谢远珍、莫朝、华卢霞、彭钧伟、李玲玲、廖鸿建、杨剑萍、黄利、李焕燕、姚明慧 | 玉林市教育局、玉州区第八初级中学、玉州区第九初级中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0 |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活动的实践研究 | 陈剑、庞冬清、钟小英、梁钊、谢冬梅、钟考玉、钟晓、张映、雷彩霞、文敏 | 玉林市玉州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1 | 小学“语文+”课程育人实践 | 庞锡兰、邓玉娥、文朝红、何秀姬、杨金、卢婕美、苏劲梅、蒋英彬、卢婕妤、林梅梅 | 玉林市玉州区旺瑶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2 | 小学中华经典诗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郑雪萍、黄凌、林国文、李琳、许文敏、郑旭雁、许程华、王春丽、黄小兰、李振华 | 博白县博白镇一区中心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3 | 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与实践 | 苏冬梅、林文强、黎瑊、黄文广、黄宏宗、周永凤、罗永贤、陈育英、杨小娜、冯志娟 | 博白县水鸣镇中心小学、博白县宁潭镇中心小学、博白县文地镇中心小学、博白县那卜镇中心、博白县径口镇中心小学、博白县龙潭镇中心小学 | 玉林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4 | 基于核心素养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能力培育实践探索 | 黄有慈、黄丽娟、莫艳玲、冯桂贤、凌华来、张华涛、左吉军、吕启合 | 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百色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5 | “361”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与成果——以百色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 | 农必合、梁家胜、苏晶晶、姚秀贤、黄建玲 | 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百色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6 | 实施“一课一研”,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 高庆海、黄有慈 | 北京师范大学平果附属学校 | 百色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7 | 高中化学喷泉实验创新教学成果 | 颜庆喜、李花艳、韦秀锦、林桂珍、兰华、吕盈莹、龙宗勋、颜玺丞、岑蒙艳、梁彩梅 | 百色民族高级中学 | 百色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8 | 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实践研究 | 钟祖先、陶平娟、黎丽、陆柳贵、谭连蕊、韦琦、梁桂立、李娜、韦雅芹、莫庆宁 | 百色民族高级中学 | 百色市教育局 | 通过 | |
299 | 班级联赛领航向校园足球扬风帆 | 罗聂、罗高翔、冯峰、梁专、梁志敏、梁斌、黄景初、农良虎 | 田东县田东中学 | 百色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0 | 网络环境下学校管理实效性的研究和实践 | 百色市第五中学 | 百色市第五中学 | 百色市教育局 | 不通过 | 属于学校管理。 |
301 | 《本土竹资源融入乡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 周彦均、兰婕、陈淑芳、韦庆香、周夏平、黄斯璐、覃青青、黄璐春、颜源 | 平果市新安镇中心幼儿园 | 百色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2 | 基于“三核心三工程”模式下高中教师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以化学教师为例 | 唐旭杰、黄志清、林洁、蒙金花、覃雪娇、韦海涛、杨美静、周晓莲、卢丽兰、严蓉 | 田东县滨江学校、田东县田东中学、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百色市民族高级中学 | 百色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3 | 基于微课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 | 韦红群、严传业、曾小川、柳雄馨、黄复祥、苏绍锋、杨黎黎、覃炳学、董玉华 | 贺州第一高级中学、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贺州第二高级中学、贺州第四高级中学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4 | 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素养培养的高考历史精细精准备考研究与实践 | 时玲、陈远妹、韦权、高爱菊、李日春、龚建新、董权、莫显然、杨江 | 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贺州第一高级中学、贺州第二高级中学、昭平中学、钟山中学、贺州第四高级中学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5 | 学科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城乡协同发展实践 | 罗燕明、谢小妮、黄萍、唐晓玲、黄丹琳、杨洁群、黄碧、陈丽兰、王欣、陈彬 | 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贺州市教育局、贺州市平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贺州市实验中学、贺州市八步区实验初级中学、贺州市八步区城东实验初级中学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6 | 新时代脱贫攻坚下的县域普通高中大数据精准教研探索与实践 | 严传业、莫若锋、卢春英、陈新喜、梁晓燕、徐国业、义国益、贾彬、韦红群、赵造中 | 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昭平中学、富川县高级中学、贺州第四高级中学、昭平县第五中学、富川县民族中学、钟山中学、贺州第一高级中学、钟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7 | “同课异构”理念下的生活化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实践与成效 | 刘彬连、林艳珍、董丽春、潘雪花、刘世梅、何世业、罗嫦娥、古一家、林秋萍、董新花 | 贺州市昭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8 | “三步+三维度”—“二三式”规则意识培养路径和模式构建与实施 | 谢旋、罗森兰、张万群、谢芳艺、冯瑶嘉 | 贺州市八步区幼儿园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09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究 | 谢淑丽、李丽、陈天晴、朱苗苗、曾春燕、徐艳梅、彭子娜、陈雪琼、廖玉梅、刘斌 | 八步龙山小学、贺州市教育局、八步区教科局、八步区莲塘镇中心小学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0 | 临贺故城的历史文明教育及文化传承促进学校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何文兵、陈珑、陈天晴、廖云庭、谢和廷、范影珍、黄春梅、梁晓燕、余伟卿、林娟 | 贺州第四高级中学、八步区教学研究室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1 | 心中有梦,向光而行—贺州市新宁路小学科技教育普及探索 | 高海峰、韦春媛、叶青、罗婷雯、郭宝、谢易秀、周小琳、吴盛峰、唐微、陆源政 | 贺州市新宁路小学、贺州市八步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八步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2 | 运用微课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 廖淳晓、吴志坚、潘英华、赖丽华、谭奕芳、龚超萍、戚艺、蒋婧、钟珈伶 | 贺州市钟山县教研室、钟山县实验小学、钟山县钟山镇中心小学、钟山县钟山镇第六小学、钟山县钟山镇第九小学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3 | 农村初中数学“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 孟彩群、陈彩运、梁建平、张彦辉、罗珊珊、黎燕红、曾霞、刘少林、蔡文清、莫贤隆 | 八步区贺街镇双莲初级中学 | 贺州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4 | “五途一念”在心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 谢细妹、兰标玉、李正阳、莫肯纳、韦乔、孙艳菊、覃宵媛、韦劝、谭柳娜、田雪明 | 河池高级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5 |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 卢珊珊、廖宇、莫程麟、蓝春晖、黄选立 | 河池市宜州区高级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6 | 《河池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匡玲、李德军、黄利娜、韦仕永、谢卢波、邓力、罗日萍、徐文荣、韦湘、银宗童 |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7 | 基于学科融合的地方民族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黄颖、吴国斌、覃春豪、韦绍专、韦立茂、兰军、韦显作、韦立新、刘缨、邵宏杰 | 河池市宜州区民族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8 | 《白裤瑶族学校小学毕业班数学整理复习探索与实践》 | 谭日尚、韦佩淑、莫仲瑜、谭相平、廖克勇 | 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关西小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19 | 《仫佬族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的传承与发展实践》 | 银珍、谢奇、邱妍、冯莹、银春革、郑婵、蒙绍丽、谢惠、侯璐莎、覃诗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幼儿园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0 | 表达性艺术疗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 黄婷婷、潘小英、覃艳淑、周源、黄敏、罗尔波、覃雪瑛、韦丽书、韦凤金、韦春 | 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1 | 少数民族地区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探索实践——以河池市宜州区高级中学为例 | 吴涛、卢珊珊、李颖致、蓝惠红、陈宏洁、刘祖承、何远新 | 河池市宜州区高级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2 | 让三姐山歌进校园 | 黄日华、覃华敏、韦瑶、吴昱蓉、董恒辛、蓝利霞、阮恒汝、莫秀潘、加猛、莫佳驹 | 宜州区石别镇中心小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3 | “三维一体”提升基础薄弱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 王雅贞、覃慧东、覃芳宏、蓝银敏、韦顶壮、罗莉华、兰群、杨清华、韦秀芳、韦正关 | 河池市宜州区高级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4 | 学区制改革背景下“魅力教育民族文化共建”的创新与实践 | 王荣元、石秋香、谢应光、兰翠柳、韦云、符龙隔、覃慧、邱均文、朱洪益、伍子娜 |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5 | 英语学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研究 | 韦春桃、苏逢、陈燕妮、兰蕙、黄锋、黄林、兰海 |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6 | 育人为本背景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研究 | 梁芸、石秋香、韦芳、吴乔敏、曾彩鸾、唐钧、谢云霄、石星童、黄荣宝、谢海仙 |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7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3”模式的实践研究 | 李丽、陈凤菊、韦怡、罗炫研、莫庆彬、罗荣波、覃庭义、张林燕、覃婷婷 | 河池市宜州区高级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8 |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 罗宇军、蒋黎、陆娜、徐金波、蓝云秀、黄茵茵、韦鸿、覃佳君、吕家星、银星兴 |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29 | 基于学科素养应用尝试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 | 覃喜春、杨校宁、杨志农、吴胜鹏、韦孟熙、韦莉敏、韦利曼、吴朝阳、莫海、韦俊杰 | 河池市金城江区教学研究室 | 河池市教育局 | 通过 | |
330 | “学、教、评”三位一体推进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与实践 | 陈冬梅、黄鹏、谢桂兰、韦彩钗、陈春花、黄琼、阳娟、蓝思明、韦乐安、韦新兰 | 来宾市政和小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1 | 构建“一环四步”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小学新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 | 杨海春、梁美华、张桂英、廖艳利、李德燕、罗煜、黄朝贤、李中林、谢东利、王宝辉 | 象州县教研室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2 | 壮欢文化与初中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探究 | 邱德兴、梁美华、廖艳利、黄盈、李薇菲、叶卫东、覃钰、韦秀红、韦宇、黎勤忠 | 象州县马坪中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3 | 高中数学“三环四步”小组合作高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 黄怀芳、黄豪、梁余萍、刘华芳、韦利华、黄艳桃、韦柳凤、吴世莲、王娟君 | 来宾市第一中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4 | “挖掘资源,同讲共说”小学故事作文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蓝祝壮、何湘萍、陈秋琼、左良英、唐彩林、覃继红、覃香花、彭美香、黄艳琼、韦璐瑶 | 来宾市实验小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5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 梁丽斌、覃金艳、王凤坚、陈嫔、廖凤珍、韦红秋、李远鲜、赵聚福、吴延宇、梁江泉 | 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中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6 | 初中“双导三维”德育评价方式的创新与实践 | 谭建花、韦正开、韦鸿敏、韦福、黄琳、黄金穗、莫韦兴、潘春池、潘永 | 来宾市第六中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7 | “三导式”教学模式下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 韦华芳、曾佩琳、韦柳艳、华丽英、覃春柳、韦小树、覃琳琳 | 来宾市长梅小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8 | 信息技术与互动式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 | 陆大包、韦世留、刘冬梅、莫洁岚、黄桂芬、方东、林旭盛、韦承景、罗贤金、黄宣美 | 来宾市实验学校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39 | 《县域高中灵动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 覃如凤、韦文庆、潘冬梅、莫恒哲、廖干杰、高娟华、覃晓玲、杨兆军、吴秋红、潘勇姣 | 象州县中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40 | 初中生利用数学微课自助学习的实践研究 | 左方玉、谭春艳、韦世留、刘冬梅、林旭盛、韦柳兰、韦柳香 | 来宾市实验学校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41 | 在小学构建阳光“1+2”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韦妙琼、何田、吴思璇、陈介现、龙燕、相裕茂、韦丽媛、罗兰斌、龙巧鲜、潘柳凤 | 象州县城东小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42 | 基于儿童成长的“花韵”校本课程探索与实践 | 覃华荣、张羡、毛京玲、黄景秋、覃恩理、李奕春、赵雪梅、徐栩、韦坚、李小飞 | 来宾市滨江小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43 | 小学阶段“行知”项目式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 张羡、覃华荣、兰芳、田涛、凌玉红、周羽、何晓妮、何誉祖、樊香梅、樊芳梅 | 来宾市滨江小学 | 来宾市教育体育局 | 通过 | |
344 | 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 张增广、李国贵、何成林、卢诗跃、陆海富、邓秋燕、潘晓珍、覃秀梅、杨水邻、钟火燕 | 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扶绥县扶绥中学、扶绥县第二中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45 | 健康中国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与评价 | 许惠萍、陈留、黄宣吉、陈香云、农华娇、闭晓丹、卢青梅、王忠艺、刘远海、陆燃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三小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46 | 以5E模式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初中学生化学素养的实践 | 蒙超军、梁忠泽、李玉兰、吕秀凤、胡昌玉、黄健毅、何汉飞 | 崇左市江州区民族中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47 | 高中地理“五步五层次”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 李小果、韦新喜、李少郑、赵文娟、潘坤北、何梅晶、王全菲、赵婷、韦巧、邹竟 | 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48 | AI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建模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 农宁、隆汉强、刘世右、潘秀盈、潘秋冰、姚国宁、杨朝霞、谭小刚、黄裕杰、卢其海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49 | 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园探·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韦艳、黄健毅、农小娟、罗良玉、黄羚、唐冬卉、梁曼、卢春霞、吴莉、易幽彤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0 | 本土化生活化体验式:园本课程开发的崇左实践 | 何蔚、周钟能、罗璇、钟婕瑞、黄斯、农春影、黄尚婷、陈雪珍、曾陆秋临、曾敏秀 | 崇左市机关保育院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1 |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五证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践 | 卢立群、吴中锋、黄宁娟、黄春艳、马如彩、黄慧京、何鲜艳、王一杰、李华荣、肖薇 | 崇左市江州区第一小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2 | 中学化学GM教学模式在边境地区县域的实践与研究 | 梁春妹、陆海富、李少郑、韦明海、冯彩珍、黄素梅、韦美玲、农威学、吴丽平、赵银萍 | 崇左市扶绥县扶绥中学、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第一初级中学、崇左市龙州县高级中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3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团结教育校本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石坚、陆铖朝、杨海琴、梁界义、陆燕荣、莫凤莲、黄敏芝 | 宁明县民族中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4 | 边境高中基于生态体验理论下国门德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 蒙坚豪、马玉杰、吴晓宁、张平、黄铭盛、邓春华、黄杏妮、黄文海 | 凭祥市高级中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5 |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何美霜、张生龙、马司乐、陆汝红、农定强、黄建学、梁国城、何静、宋华丽、赵丽娟 | 龙州县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6 | 基于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推进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黄新荣、农桂合、梁彩花、麻凤英、赵小毅、黄桂林、农海珠、赵铭丽、李桂萍、赵海燕 | 天等县恒丰希望小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7 | “两线六面五层次”小学语用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黄萱宁、农学富、向琴芳、零善、赵金兰、张卫国、蒙丽莲、胡丹丽、黄静、凌玉梅 | 大新县桃城第一小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8 | 县域学区制管理改革下校际联动教研机制的探索与实施 | 陆咏峰、冯琼秋、农桂菊、赵小秋、农金标、梁玉兰、覃东凤、黄强、赵海品、陆芳菲 |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城关小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59 | 《基于SIOP理念的小学语文思辨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农玉娟、黄健毅、莫小玲、李侣琰、吴艳婷、王干炜、冯慧萍、凌伟东、农贵英、刘芳园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 崇左市教育局 | 通过 | |
360 | 初中英语多元智能“学+教+评”联动模式研究与实践 | 潘景丽、陈娜、蒙宏洁、刘雪芬、陈彩凤、姚一柳、吴丁文、方亮 | 北部湾大学、钦州市第一中学、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 北部湾大学 | 通过 | |
361 | 中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四引三教二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梁好翠、罗华新、梁好华、陈慧华、黄岳俊、陈鹃娟、劳景令、文新善、梁常东、苏文祥 | 北部湾大学、钦州市第一中学、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中心校、钦州市外国语学校、钦州市灵山县教育局教研室、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钦州市第三中学 | 北部湾大学 | 通过 | |
362 | 三领域衔接五课堂推进:培智学校生本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杨进红、韦美宾、邵乐怡、曾兰、朱霖丽、王慧、马小兰、陆卫伍、李文颖、陈亮 |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市培智学校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63 | 回归儿童“真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实践 | 麦融冰、甘英、王晓军、吕春辉、陆思成、庞晓华、陈柳先、罗艺萍、甘小柳、周水月 | 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64 | 边境史地文化牵引的沿边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 蓝洁、唐锡海、王瑜、许华辉、杨玫、许光元、方慧华、玉唐俐 | 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65 | 乡土化、课程化、一体化:乡村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28年探索与实践 | 卢锦珍、胡榜航、罗聿言、刘冬梅、傅显茂、陈寿强、黄转、潘红交、韦东池、吴桐舒 | 南宁师范大学、覃塘区蒙公镇民族初级中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66 |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一核两翼”实施模式研究与实践 | 刘方富、沈丹玲、韦仕喜、贾洪翔、秦桂芳、覃白妮、韩琴、宾雪梅、余军、刘存宝 |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67 | 高中学科基地支持系统下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路径与实践 | 廖伟业、刘立昌、梁浩原、张胜前、韦晨、卢远、秦年秀、侯刘起、李品仪、王满红 | 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68 | 素养导向、聚焦融合——“三新双互一核”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 | 汤希雁、梁正、黄燕敏、郑文勇、刘志平、莫国炜、朱汝葵、于法锋、陈思静、王向军 | 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69 | 小初高一体化读写结合校本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 | 李福灼、冼彩虹、吴意秀、卜晖霞、张丽、石超斌、陈琼、冼彩琼、卢效江 | 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70 | 小学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点∙线∙面∙圈”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郑小军、杨满福、杨上影、青军、刘春梅、熊冬春、兰瑞乐、林雯 |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南宁市锦华小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71 | 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下的广西初中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研究与实践 | 王远芳、李晓、刘彪、蒙志珍、邓芳娇、周俊良、梁大佳、蒋乐、王鹏、杨阳 | 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72 | 广西乡村壮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言姝媛、朱昆、韦家朝、黄桂香、李强、虎技能、李福灼 | 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73 | 民族地区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10年建设与实践 | 欧启忠、何聪、陈家华、孙红梅、青军、农民强、柯小华、吴兰岸 |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南宁师范大学 | 通过 | |
374 |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4421”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柯华、何红梅、冯素屏、谢艳妮、张治中、伍淑君、潘科任、廖丹萍、白玲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民族地区学前教研工作坊、广西熙贝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不通过 | 研究的是本校幼儿师资培养,非基础教育教学成果。 |
375 | 立德树人视域下艺术课程培育幼儿教师“美育”素养的实践研究 | 谢艳妮、伍淑君、张治中、何红梅、何婧、曾静、潘科任、柯华、吴孙燕、曾小珊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不通过 | 研究的是师资培养,非基础教育教学成果。 |
376 | 基于“教会、勤练、常赛”的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 | 苏祝捷、林月、冉荣、陶丽丽、朱剑梅、邱团、陈鹏飞、黄雪英、梁英桃、张忠、韦鲜慧 |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377 | 薄弱学校“一标一表三流程”绿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广西外国语学院 | 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通过 | |
378 | 从绿色试题到内嵌评价的学习项目--科技素养测评工具创新研发与大规模应用 | 罗星凯、张殷、陈春禧、许辉、梁维刚、周晓庆、袁丫丫、袁静、马欣、吴娴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79 | 基于提质增效的高中英语课程基地“研学-研修-研教”三位一体建设与实践 | 黄世香、颜东、朱神海、刘玉红、蒙坤、陈艳华、覃永华、梁寰、肖满涛、黄炳华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0 | 基于”三阶五维“研学活动的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 叶琴珍、毛洁、何刚、王彦、李红霖、杨芹、唐焘、贾金生、吴靓、唐茜莉、 | 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1 | 认知•共情•践行: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融合模式建构与创新实践 | 杨丽萍、李颖、马焕灵、许光、谭天美、黄平化、吴鸿丽、覃月弯、赖程程、朱艺华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2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STEAM课程构建与实践 | 袁磊、王卓玉、黄宁、毛立刚、覃泽宇、张文超、何慧霞、唐博、唐亮、潘芳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3 | 中学生心理危机“同心圆”干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张姝玥、赵春黎、陈宛玉、钟裕洁、熊伶俐、靳燕、王菁晶、黄新新、谭彩云、杨华婷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4 | 流动的教研——基础教育“名特优”教师巡回讲学教研机制20年创新实践 | 叶蓓蓓、杨茂庆、王彦、黄明宇、闫若婻、卢蓬军、冯士季、凡文吉、李路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5 | “数学课栈”的创新实践—信息技术与中西部乡村数学教学融合的十年公益探索 | 唐剑岚、周莹、陈宇秋、喻平、黄文韬、班宁、彭刚、罗荔龄、桂华、周松林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6 |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生长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黄英俊、周莹、韦琴琴、唐剑岚、刘阳、翟翠莉、李慧超、胡云高、范冬生、许建辉 |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7 | “三情境”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创新实践 | 谭姣连、林铭、朱敬、覃基笙、胡顺、李玉华、叶琴珍、李定威、黎安秀、魏艳萍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8 |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高中历史课程实施方法探索与实践 | 陈志刚、陈玉凤、黎碧清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89 | 乡村学校“耕读融合”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蒋士会、欧阳修俊、郭中华、马焕灵、伍辉燕、杨志平、谢颖华、阳茂琅、潘金星、彭晓辉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90 | 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艺学科选修课多元化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研究 | 赵翠艳、彭子明、黄羽、覃小烜、黄婉容、周杰、石娟、莫志明 |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91 | 幼儿园“1+N”图画书多领域融合教学模式与实践 | 陈军、周聪、何慧霞、苏美兰、李卫华、黄超毅、张龙涛、谭健、刘萍、李丽萍 | 广西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92 | 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建构与实践 | 陈燕华、李林波、钟兴勇、韦显交、马玉桥、蒋黎萍 |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通过 | |
393 | 建构全面育人生态体系:广西民族地区学校整体优化教育过程的十年研探 | 陈向阳、张曦艳、黄明格、黄彦安、黎相艳、黄创新 | 广西教育学院 | 广西教育学院 | 通过 | |
394 | 校地协同创新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行动学习3.0模式研究与实践 | 袁旭、李振唐、陆云、陈向阳、黄明格、黄创新、赖小琴、姚亚萍、许红深、甘晓燕 | 广西教育学院 | 广西教育学院 | 通过 | |
395 | 民族地区语文阅读教学“三类”“三层”模式的实践探索 | 邹国金、陆以宏、刘青夏、李睿、陆云、章似文、谢小妮、梁慧红、陆建辉、程一凡 | 广西教育学院 | 广西教育学院 | 通过 | |
396 | 基于提质增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创新实践 | 周日南、陈进、冯璐媛、周柳娥、黎益、罗柳萍、龙菲、胡佳慧、罗千雅、唐莉 | 广西教育学院、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教研室、柳州市潭中路第二小学、柳州市北雀路第四小学、柳州市和美小学、柳州市马鹿山小学、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融安县教研室 | 广西教育学院 | 通过 | |
397 | 精准施教、减负提质——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初中数学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 黄诚、陶党恩、莫静波、黎东、万舒丽、温红春、李明哲、庞子权、刘丽、韦建忠 | 广西教育学院、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南宁第三十七中学、钦州二中 | 广西教育学院 | 通过 | |
398 | 校“五层级互动式陪伴”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创新 | 覃明勇、周日南、何世明、曾雪丽、黄莹、玉肖美、卢显海、张静、宋金秋、李琳 | 广西教育学院 | 广西教育学院 | 通过 | |
399 |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成长并引领校本教研质量提升的“U-S”模式探索 | 盘金利、陆云、罗海燕、谢小燕、黄萍、刘李平、黄莉学、林洁、黄莉、李艺 | 广西教育学院 | 广西教育学院 | 通过 | |
400 | 新时代美育U—S协同合作--中小学戏剧教育探索与实践 | 周杰、梁毅、黄尧、邓林鹃、姜乐虹、贾双飞、刘春香、林柯辰、伍碧宁、梁艳婷 | 广西教育学院、南宁市三中、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 | 广西教育学院 | 通过 | |
401 | 三方协同四步研习五向发力提升桂西南乡村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戴红稳、罗瑞宁、黄健毅、黄平化、许惠萍、梁飞妮、黄昌志、李克丽、戴进芬、韦友欢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崇左市江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通过 | |
402 | “校政协同、大中小学联通”的边境地区中小学科技校本课程实施探索与实践 | 易其顺、韦金明、陆岸香、李凡生、李海生、兰营、农国祥、余小英、黄婷、马硕章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宁明县城镇第一中学、龙州县响水镇鸣凤中心小学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通过 | |
403 | “三联五位”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卢少雯、廖城秋、黎藜、甘晓思、梁娟、张增虎、赵曼岭、黄林郁、阳琼、何炳秀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县高级中学、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崇左市高级中学、崇左市江州区江南一中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通过 | |
404 | 边境民族地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一核三融六主体”浸润模式探索实践 | 李洪梅、阙祖霞、黎芳露、靳松、黄凌峰、丁立英、农国祥、黄莉航、韦思怡、黄亚洲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县响水镇鸣凤中心小学、广西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龙州县水口镇实验学校、扶绥县龙华中学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通过 | |
405 | “活态·多元·协同·普及”四位一体非遗教育传承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郭兴、兰鲜凤、江朝辉、张晓霞、梁文艳、王正刚、冯少强、罗艳燕、廖万福、赵志军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通过 | |
406 | 根植本土挖掘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探索 | 林翠英、佘少华、王新红、谢明明、方家珏、莫志慧、於鸿、王梦迪、雷燕飞、石梦琪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通过 | |
407 | 民族地区中小学“一台二类三面向”美育发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莫付欢、公希萌、陆南希、罗韦斌、韦智、陈红鹰、何田、戴世杰、宋迪涛、蓝莹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通过 | |
408 |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融通古今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薛琳、田右英、杨长翠、杨云宇、韦冰晶、蒙晓忻、贾慧华、韦研君慧、潘吉花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通过 | |
409 | 中国根民族魂——边疆地区中小学生民族音乐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 | 戴丽霞、姚冰、李志雄、莫海冰、肖艳丽、李坤华、韦慧梅、戴宇翔、韦屹立、郑贞 | 广西艺术学院 | 广西艺术学院 | 通过 | |
410 | 追本溯源——中小学美术教育“文艺同源”的教育改革和实践 | 戴楚婷、韦文翔、文海红、郑振铭、周祥、覃春铭、李雷莉、谢宗波、简能艺、闫羽萌 | 广西艺术学院 | 广西艺术学院 | 通过 | |
411 | 课题孵化融合优化示范转化——引领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 | 邓玲、石群山、刘林、何红雨、张秀珍、任坤、彭春华、吴玉龙、陆晓东、申治云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教育研究院、桂林市第十一中学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12 | 传承•融合•创新:广西少数民族图案渗透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 张帆、杨红秀、刘利敏、刘银锐、杨起群、杨丹、聂文胜、蒋东连、梁昆、韦嫒婷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江侗族自治县教育局、恭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桂林市临桂区环湖小学、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第三中心小学、柳州市三江县民族实验学校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13 | 数学文化融入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数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 蒋晓云、李织兰、韦仕强、陈宗行、桂华、梁丽华、黄兰妹、黄珍平、李春莲、银春秀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新街完全小学、桂林市秀峰区教研室、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广西教育研究院、广西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杂志社、桂林市临桂区城区第三小学、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泗水小学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14 | 发散·聚合·表达∶小学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周云、张秀珍、石群山、韦祖庆、覃晋、朱莉、周菡菡、李晓丹、李振勇、彭强民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贺州学院、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15 | 情思乡音尚美育心——基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民族地区中小学美育创新实践 | 甘群、闫若婻、刘小湄、卢婷婷、文琰、周颖、黄文翠、杨全、甘凡、荣玲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宁远小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艺术学院、三江县民族实验学校、梧州市第一中学、桂林荔浦市荔浦中学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16 | 以“卓越小学教师工作坊”为依托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邓琴、韦芳、韦晓燕、李新富、石秋香、黄素慧、覃奠仁、谭静、樊仲光、乔雪琴 | 河池学院 | 河池学院 | 通过 | |
417 | 民族地区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G-U-S”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 苏安、唐吉深、彭建盛、石秋香、邓琴、于亮、黄素慧、刘金菲、韦庆进 | 河池学院 | 河池学院 | 通过 | |
418 | 民族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建设研究与实践 | 黄勇樽、李晓兰、黄丽英、黄德英、潘琼、韦凤群、乔雪琴、莫庆彬、朱群珍、潘俞成 | 河池学院 | 河池学院 | 通过 | |
419 | 名师引领“三全教研”: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优质均衡 | 谭明雄、王伟红、黄创军、李芸、邱燕、罗旭健、黄昌宁、邱春燕、李丽新、殷鸿群 |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第三中学、玉林市教育局、玉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玉林市玉州区城西第二初级中学、陆川县马坡镇初级中学、玉林市玉州区第八初级中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0 | 以新课改为突破口三联动六服务中学历史教师职业发展U-I-S模式建构实践 | 刘小云、卢天然、莫伟华、宋永忠、陈耀华、庞济燎、李盛全、陈兵、丘冰、谢振治 |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容县中学、玉林市玉州区第九初级中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1 | 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的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黄健云、刘洁群、张立勇、张宗红、郑立峰、徐萌艺、周池、李腊梅、邓燕、周佃佃 | 玉林师范学院、玉州区第三实验小学、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2 | 基地支撑,“三位一体”联动——高中政治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探索 | 袁名泽、梁修杰、程传利、李相军、许世坚、张翠芳、许迟、郑联昌、徐君阅、覃丹 |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高级中学、北流实验中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3 | 共享共融与耦合协同:诗词楹联教学拓展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践 | 王易萍、朱红梅、黄健云、肖国栋、周于飞、程婧、梁丹妮、陈永娟、牟霜、吕娟 |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大北小学、贵港市港南二中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4 | 基于“三空间活力课堂”的民族地区卓越语文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胡瑜、王卓华、王易萍、林盛云、谢贝珊、张明晶、农淑番、郑立峰、林晓筠 |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玉东新区实验小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5 | 自主自动自发——小学语文学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李健、崔海波、唐世纲、蒋鹏矫、周玉珍 | 玉林师范学院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6 | 多元一体化: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 | 郎晓娟、刘竞、沈燕琼、耿玉芳、刘丽娜、朱波、蒋芬、朱品馨、周玉珍、梁毅 |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玉林市第一中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7 | 基于沙盘游戏的特殊儿童心理教育与康复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 陈赋光、罗锂、卢斯梅、严静、潘春妮、马勇琼、黄健、陈洪波、李春连 |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8 | 建设隐性德育课程,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与实践 | 严树、朱晓姝、曾宪军、谢学朝、田海洋、唐彰新、梁钊华、谢清理、丁琼玲、黄丹妮 |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玉东新区第三小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29 | 乡土性科学性:欠发达地区幼儿园STEM教育课程研发与实践 | 李春霞、崔海波、陈庆文、谢清理、吴玲、宁爱华、林耿芬、梁钊华、刘朝清、潘丽芬 | 玉林师范学院、玉州区实验幼儿园、北流市永顺幼儿园 | 玉林师范学院 | 通过 | |
430 | 基于民族文化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 黄翠华、吴先勇、罗纯、郑金姣、杨秀富、秦泽虎、廖丽娟、周朝正、岑群、李群 | 百色学院 | 百色学院 | 通过 | |
431 | “备教考一体化”的中小学“四字”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 段双全、付煜、罗燕明、白燕萍、张朝昌、周燕学、蒲日材、黄萍、朱伟萌、朱瑜琳 | 贺州学院、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八步区第三初级中学、贺州第二高级中学、贺州市建设路小学 | 贺州学院 | 通过 | |
432 | 基于健康科技预警理念的幼儿运动表现与认知发展支持体系研究与创新实践 | 刘晓军、徐卫梅、梁景添、李维、冯广智、陆晓姗、刘宪伟、杨萍、李长步、李冠斌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33 |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维三阶一贯式”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 闫冰、林冬翠、吴艳、曹培强、李朝晖、蒋玉娟、曾波、黎峰、方万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市民族大道东段小学、中国石油大学、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南宁市逸夫小学、南宁市第五中学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34 | “校-园”双向融合中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研究与实践 | 李春良、黄婉圣、任志楠、覃建校、韦积华、牛草原、陆丽青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35 | “启导.探究.发现.提升”--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 黄严、黄丽艳、黄冰、单迪、李林玲、蓝晓东、玉燕梅、林宇、何昕、韦美绿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36 | 助力乡村振兴以“多元立体,四维融通”为模式的学前美术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 宿高峰、卢旖旎、王颖、杨松、陈君、钟建君、刘光玫、吴宣毅、孙丹凤、韦景武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等师范学校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通过 | |
437 | “精准推普”帮扶民族贫困地区提升中学语言文字水平的研究与实践 | 庞礼金、李志强、潘婵婵、庾艳、程媛、李柯霖、余兰君、朱露露、覃静 |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 | 广西大学 | 通过 | |
438 | 《普通高中“1+X”定制化特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李志强、翁健、李柯霖、覃东红、潘婵婵、庾艳、张秀玲、陈静平、覃静、李东容 |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 | 广西大学 | 通过 | |
439 | “三结合”促“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 | 陈静平、梁少玲、张秀玲、颜麟鳗、林芳、李东容、黎璇、凌诗晨 |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 | 广西大学 | 通过 | |
440 | 小班幼儿“爱上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 刘利红、胥萍、黄珈琳、刘秋华、江玲艳、钱晓敏、覃哲霖、覃滢滢、黄媚、陆明珠 | 广西大学第二幼儿园 | 广西大学 | 通过 | |
441 | 构建“红豆”课程1+X育人模式的实践与应用 | 何富荣、敖克友、赵玉萍、韦柳宁、黄婵玲、韦荔蘋、侯凤秋、颜秋凤、谢琪、李堃 |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大小学 | 广西民族大学 | 通过 | |
442 | 军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幼儿园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 通过 | |
443 | 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科学探究环境创设研究与实践 | 黄雪芳、覃建校、陈丽红、涂燕、黄丽娇、刘钰、许询、莫雪璐、李鸿 |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三幼儿园 |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三幼儿园 | 通过 | |
444 | 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自选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 通过 | |
445 | 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实践探索 | 陈桂军、肖荣亮、卢卫、蒋万文、林大华、方展勇、秦晓刚、张健、容木桂、邓才伟 | 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通过 | |
446 | 广西推进双向视频互动教室应用研究 | 杨红梅、肖荣亮、卢卫、蒋万文、张倬倩、邓云、容木桂、林大华、柯小华、邓才伟 | 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通过 | |
447 | 广西中小学“书香校园·阅读圆梦”读书活动的实践与创新 | 张玉、陈军、李达领、袁源、李芳蓉、王春艳 | 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通过 | |
448 | 广西加强“一室一师一课”建设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实践研究 | 陈军、黄茗、王现彬、李芳蓉、袁源、李书慧、吴斌、梧革、卢静、张琎薇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 通过 | |
449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壮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 | 覃其文、吴慧源、谢俏静、罗兰兰、周英、覃艳娟、侯莉敏、谢建平、李一鸣、零兴宁 | 广西民族教育发展中心 | 广西民族教育发展中心 | 通过 | |
450 | 广西小学生学习效能提升“3阶3维”模式构建与实践 | 韦海韬、覃明勇、于钟民、兰瑛、吴玉龙、黄云振、阮健、方海宁、黄莹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 通过 | |
451 | 广西中小学实验教学综合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 陈庆、陈怡静、王曦、陈亮、李芳蓉、黄茗、兰瑛、黄贤群、宋晖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 通过 | |
452 | 广西壮族自治区聚焦学生体质监测评价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研究 | 黄茗、李贞、梁桂华、杨永、陈庆、廖吉媚、王曦、陈怡静、陈亮、罗锦锋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 通过 | |
453 | 广西基础教育创新(特色)实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陈亮、梁桂华、李书慧、吴斌、孙红梅、陈意曼、陈迎春、吴永强、黄世忠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 通过 | |
454 | 核心素养视域下普通高中数学“三合三美”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 黄兰妹、姚怡超、吴佐慧、陈玲、黄艳兰、何佳、玉芸芸、吴柳玉、岑俐、曾露仪 | 广西教育研究院 | 广西教育研究院 | 通过 | |
455 | 西部地区基于雁行发展模式的学前教研机制建设及实践创新 | 李钰燕、黄玉鑫、唐翊宣、陈金菊、廖丹萍、青海华、赵艳、宋玲玲 | 广西教育研究院 | 广西教育研究院 | 通过 |
原文链接:http://jyt.gxzf.gov.cn/zfxxgk/fdzdgknr/tzgg_58179/t9963215.shtml
最新加入
广西:做好近视防控工...
2024-11-23省教育厅举办2023...
2024-11-23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
2024-11-23巴中市平梁小学:以“...
2024-11-23接地气,很实用!广东...
2024-11-23克州教育系统多措并举...
2024-11-23关于广东省第二批普通...
2024-11-23中国日报点赞沈阳理工...
2024-11-23自治区教育厅关于20...
2024-11-23
热门资讯
河北文文教育平台怎样...
2020-04-142019年公需科目继...
2020-04-14恭贺河北文文教育网荣...
2020-04-14河北文文教育网电子发...
2020-04-14关于2019年度河北...
2020-04-14关于印发《河北省专业...
2020-04-14关于开展2019年度...
2020-04-14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
2020-04-1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2020-04-14河北文文教育网集体报...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