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齐鲁晚报】大山里的“布鞋”校长

发布时间:2021-09-05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作者:佚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周国芳 荆新年 张朝阳

  

  一件领子带破洞的灰蓝色衬衫、一条反复缝补过的深色裤子、一双断了底的白底黑面千层布鞋、一个装有白开水的大塑料水杯……这份“简朴”的背后,是“布鞋校长”李振华对沂蒙山区学子长达68年的捐助。

  自1953年参加工作起,李振华每月固定捐出工资的1/4,这一捐就是47年。1997年退休后,他先后有过30多份兼职,只保留退休金的500元用于生活开支,其余收入几乎全额捐出。截至去年,累计捐款136万元,资助了2300多个学生。

  理想之于现实,就好像一对孪生姊妹,想实现它就必须经过无数次艰辛考验。当初,目睹革命老区的落后,李振华再也迈不开回家的腿,他决心用知识使他们摆脱贫困。

  李振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摄影报道

  退了休,他选择“打工”

  初见李振华,很难想象他已经85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灰白发配上黝黑皮肤,让他显得精神矍铄。退休后,他非但没在家颐养天年,反而比从教时更忙了。

  由于一直资助贫困生,退休那年,李振华把仅有的15000元积蓄,加上国务院特殊津贴总共20000元,分别捐给了曾经任教过的韩旺小学、张家坡中学、沂源县实验中学。捐钱之后,当地政府设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通过这个基金会,前后陆续有近万名贫困生得到资助。

  了解到基金会范围外还有贫困生,李振华决定继续资助。可退休金毕竟有限,为资助更多困难孩子,他选择外出“打工”。

  在淄博万杰朝阳学校,李振华担任初中部校长,八年挣来50万元,资助了基金会以外的23个贫困学生。“给五个大学生每年5000元,给五个高中和中专生每年3000元,给13个初中生每年1100元。”

  最困难的时候,李振华带着曾经资助过、现已中专毕业的张文强在校园捡拾垃圾,8年总共卖了1.6万元,这些钱全用来资助贫困生和孤寡老人。

  领到退休金的第一个月,李振华尝试过只留200元,但因为实在不够吃,他就每月改留500元生活费,剩下的全部捐出。68年来,他个人捐款136万元,资助2300多名贫困孩子圆了上学梦,一个又一个山里娃用知识改变命运,摆脱了贫困。

  李振华虽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生活却很清贫。

  拿一日三餐来说,他早晚喝挂面、吃萝卜条,中午一般吃南瓜、萝卜和馒头。他一辈子不会喝酒抽烟,茶叶都舍不得喝,平时只提个塑料杯装白开水。

  李振华的穿着不能再朴素了:一件衣服能穿六七年,常常是缝了再补、补了再穿。布鞋穿两三年断了底,就到大街上,让修鞋匠打个车带继续穿。一辈子没穿过高档皮鞋和西装,不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是他把钱都用在贫困孩子身上了。

  “虽然生活清贫,但我内心很富有,整天都乐滋滋的。”最让李振华高兴的是,学生们慢慢长大成材了,他们也在回报社会。

  李振华曾经资助过的23个贫困生中,任纪兰是其中之一。因为父亲患癌去世,母亲精神不好、生活不能自理,任纪兰家窘迫的不得了。

  2013年,高三的时候,父亲癌症到了最危险的时期,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这一年,任纪兰基本没回校上学,只能在家复习。因为她既要给爸爸喂药、照顾妈妈,还要下地劳动,忙得不可开交。

  任纪兰很争气,最后高考考了576分,被曲阜师范大学录取。但因学费没着落,她看不到求学的希望。这时,时任沂源县实验中学校长李振华用一双温暖的大手把学费送到女孩手中。之后四年的每个暑假,他都会送来学费。

  从那时起,任纪兰便暗下决心:将来要成为和李爷爷一样的人。

  大学毕业后,任纪兰回到老家沂源,通过教师招考,来到李振华曾经工作过的福禄坪小学。受李爷爷影响,从她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年起,就从工资里挤出钱,资助两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并格外关心他俩的学习生活。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诺言。

  李振华在为学生们辅导功课。(资料片)

  走进沂源深山支教

  1953年,南京与沂源,在物质生活上差别较大。上大学期间,李振华经常听到老师们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革命故事,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为党和人民做贡献。

  当时国家号召青年“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伟大的地方去”。受沂蒙老区精神感染,年仅17岁的李振华响应号召,走出南京师范大学校门,走进偏远贫穷的沂蒙老区支教。

  在进入沂源之前,有过一段插曲。因为他是从城里长大,年纪又小,当时主管部门怕李振华不适应地方艰苦,就把他分配到了潍坊。但“年少轻狂”,李振华指着地图,提出要到山最多、最艰苦的沂源深山韩旺小学任教。

  年轻人做决定,往往不考虑后果。李振华告诉记者:“等真正到了韩旺村,他发现当地太穷了,找不出来一个红瓦房,连一平方米水泥地都没有,实在不能更穷了。”

  在县城住了一天,李振华第二天就带着行李、背着书包,向110华里外的韩旺村出发。那时没有公路,不通汽车,他爬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天山路,直到累得再也走不动。

  正月十六,当李振华赶来韩旺时,村里老书记领着全村人在村头迎接。

  在走进破庙改造成的教室时,李振华惊呆了。只见窗户上没有玻璃,门也已掉落一半,四壁透风撒气,地方上散落着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村里穷,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板凳。没有表就看日头掌握时间,阴天点根麻秆就是一堂课。”老书记叹了口气说道,请不来老师,学生们已经半年没上课了。

  超乎寻常的贫穷,让李振华始料未及。

  因为大半年没有老师,等他第二天上课,学生们都愿意来。太阳刚爬上山顶,教室里一下子就坐满了38个学生,最大的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教室窗户外围满了村民。

  前来支教前,李振华的母亲特意给儿子做了一件兰卡其中山装,村民没见过机器织成的布,李振华刚一进来就被说是个洋人。在忐忑不安中,他鼓起勇气讲课了,但一张嘴,一口南方话就引来了阵阵欢笑和议论。

  讲课失败后,李振华心里很难受。到了夜里,他住在门不严实的教室里,听着嗷嗷的狼叫声,吓得想家,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第一次远离家乡的他,有时候打个盹儿,就能高兴地梦到老母亲来了。睁眼一看,却发现自己孤零零一人。

  “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怎么度过的。”李振华说。

  沉浸在心酸中的李振华,被送饭来的村民叫醒。那是树叶和糠混合成的地瓜面煎饼,外层颜色很像牛皮纸。他边诧异村民的“讲究”边拆开来看,把煎饼全敞开里面啥也没有,又一摸温乎乎的,才知道这就是饭。

  李振华一块块撕下来,咽也咽不下去,咬也咬不动,最后在苦戚戚的豆沫子汤里蘸一下,才勉强吃完了一个。“吃完一个我说饱了,但其实心里在想,我真不想吃了。”

  那时李振华的心似针扎,他不知该如何应付接下来的教学,更不知怎样去咽那从未见过的黑乎乎的地瓜面煎饼、糠窝头。

  李振华和孩子们在一起。(资料片)

  再也迈不开回家的腿

  理想和现实,就像是一对孪生姊妹,要实现理想就必须经过无数次考验。如果找不到精神支撑,理想再好也不可能实现。

  面对语言和生活难关,凭借满腔热情来到穷山沟的李振华内心动摇了:“这个地方我不能待,我一天都不能待。”

  刚来沂蒙山区的时候,李振华没有考虑过待一辈子。当时想三五年就回去。一旦回去,别人问起时该怎么回答,李振华很难受。“当时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能待五天就不待三天,多待一天,回去被笑话的程度就轻一点。”

  此后半年,40余名到沂源支教的同校大学生陆续回去37名,李振华却渐渐地离不开沂蒙山区了。进村时,在欢迎的人群当中,有一位大娘摸了摸他单薄的衣服,看在眼里,想在心头。回去后大娘带着老花眼镜,用纺纱车把棉花纺成线,再用木头织布机织成布,缝制了棉袄、棉裤,还做了长筒袜子,将茅草和芦花裹在鞋里暖和脚。

  “当大娘把衣服抱过来的时候,我掉泪了。我感觉见到了老母亲,就像老母亲在关爱、疼爱我一样。”李振华回忆,得知自己咬不动煎饼,村民们吃糠咽菜,也要把好饭送给他吃。谁家的老母鸡生了鸡蛋,原本要换火柴和盐,乡亲却揣怀里送给他吃。“每当接到带着体温的鸡蛋,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动。”

  “我是来支教送文化的,我不能走啊。”李振华回忆,孟良崮战役中,全村派出72名青年抬伤员,家里剩下的人摊煎饼、纳布鞋送到前线,全力以赴为了革命。

  “人家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我怕这点困难吗?”沂蒙精神和乡亲们的淳朴感化了李振华,他再也迈不开回家的腿,他知道自己走不了了。

  李振华在讲课。(资料片)

  洒向学生全是爱

  李振华下定决心,要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的面貌。因此,他68年来坚定了一件事情:要刻苦努力的教学。

  从那时起,他白天上课,晚上走五六里路给学生补课。为改善办学条件,他用篮球胆、旧报纸做地球仪,画上经线、纬线,讲地理时展示给学生,哪里是大西洋、太平洋、欧洲、亚洲;他用大皮球、小皮球、乒乓球制作三球仪,讲日食和月食。

  韩旺小学设在山上,有时学生突然生病,李振华就背下山去治病;河里发大水,他就早早等在河边,把全班学生一个个背过来,再在放学后挨个背到对岸。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的成绩扶摇直上。1955年,沂源县其他学校的升学率是10:1,而他所带的8名应届毕业生全部升入了初中,轰动全县。

  1982年,李振华被调往沂源县城工作。那是一所新设立的特殊学校,招收来的生源都是全县考初中的落榜生。在这种背景下,李振华提出来一个口号——“洒向学生全是爱”,老师为了学生都很卖力气。

  首批学生中,刘洋(化名)非常调皮捣蛋,派出所的民警也都习惯了他惹是生非。一次课上,李振华发现刘洋患了重感冒,便立刻回家下碗热面、卧俩鸡蛋,学生感动得直掉眼泪,以后再也不调皮了,最终考上大学。

  谁都不会想到,平均成绩28.6分的108名学生,三年后能有78人升入重点高中,26人升入普通高中,这一成绩轰动社会。县里当即将城关二中改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此后,实验中学稳居沂源最好学校。

  那时候只能填三个志愿,受李振华影响,六七成学生选择师范院校,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位学生给李振华写信:“尊敬的李老师,你忍受了很大的悲痛,把我们送进了大学校门,我永远忘不了您。”

  一份份大学通知书的到来,让李振华内心悲喜交集。“喜的是同学们要上大学了,悲的是我的孩子落榜了,父亲故去了。”他当时有种说不上来的心情。

  一件领子带破洞的灰蓝色衬衫、一条反复缝补过的深色裤子、一双断了底的白底黑面千层布鞋。这份“简朴”的背后,是“布鞋校长”李振华对沂蒙山区学子长达68年的捐助。(资料片)

  心里唯独没有自己

  一个人要坚信理想,就必须经受精神上的考验。李振华告诉记者:自己尽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南京飞来。电报牵动着李振华的心,也牵动着师生和乡亲们的心,大家纷纷劝他回去。

  望着眼前这些高考在即的农家子弟,无奈,李振华只好安排正上高三的儿子回家伺候老人。儿子当时也面临着高考,一开始并不情愿在关键时刻中断复习。

  “正因为是关键时刻才这么做,我是班主任,我走了会影响全班同学的高考冲刺,想来想去只有牺牲你了。”李振华对儿子说,“那些农民的孩子苦读多年,就指着高考改变命运了,你考不上还可以就业啊。你爷爷会谅解我的。”

  儿子代父回了南京。但随后来的电报,却让李振华慌了神。没等日思夜想的儿子回家,父亲便撒手人寰了。他眼前一黑瘫倒在地,醒来后抓起桌上一沓白纸,拖着两条腿走上学校后山。点着白纸,他跪向家的方向嚎啕大哭。

  后来,每当想到父亲故去和儿子落榜,李振华都心如刀绞。

  “当时父母在南京相依为命,父亲走了,母亲不久也患了脑溢血。教育局领导同意把我调回去,不然老母亲没法生活了。得知消息后,乡亲们抱来家里的老母鸡、鸡蛋、大枣和花生送给我,我一想到和乡亲们的感情,又走不了了。”就在李振华左右为难的时候,沂蒙老区先后派出八个女孩,先后十年间轮流照顾他的母亲。

  为不再拖累乡亲们,李振华苦苦劝说,把不肯离开故土的83岁的老母亲接到了沂源。但由于老人不服水土,不适应北方山区的寒冷干燥,加上饮食不习惯,一场病接着一场病,一年多就病逝了。闻讯赶来的乡亲和学生哭倒了一片,有人哭喊道:“老人家别怪李老师,是我们对不起您!”

  知道李振华生活困难,乡亲们凑了960元钱送到这里。因为退回去不吉利,李振华就把钱送到了敬老院,“我跟老人们说,我的父母去世了,沂源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老人们就是我的父母亲。”

  为了学生的事情,李振华说个人利益都可以放弃,刀山火海要去做,痛苦要深埋在心底。跟随他的学生张文强说,退休后的20年来,李老师一天也没有停歇过,总是那么忙碌。

  “他总在想,不能上讲台了,还能用别的方式继续回报乡亲们。因此他走遍全县300多个村庄,排查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帮助他们。”张文强回忆,根据调查情况,李老师专门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十几年来与省内外260多名后进青少年保持联系,孩子们都有了可喜的变化。

  作为曾经受李振华资助的学生,张文强给孩子起了“张恩铭”这个名字,寓意恩情铭记,永远不要忘记李老师的恩情,也让孩子把这份深厚的恩情铭记,把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在张文强心目中,李老师心里装着千万个家庭的孩子,唯独没有他自己。

  

  


原文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8/30/art_11975_10293145.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