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院“五大举措”推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铸魂育人作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着力打造“工业+思政”特色思政教育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统筹组织领导,加强顶层设计。一是加强政治引领。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的文件精神,将重庆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列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任务。二是强化政策支撑。抓好政策驱动工作,制定实施校级《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配齐、充实、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经费保障,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三是搭建教研平台。发挥市级平台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重庆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基地暨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中心、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试点单位等平台,开展培训研修、理论教育、实践探索、决策咨询等重点工作,并以此为依托,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研相长。一是深化思政课课程改革,出版高质量著作教材。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三劳共育 三阶递进 五位一体”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课程建设获评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百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二是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扩大思政品牌辐射效应。以项目为抓手,鼓励教师申报高层次课题,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0余项;以科研为引领,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交流为契机,召开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讨会,举办首届全国劳动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社会影响力初步形成。三是实施课程思政共振工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助推实施“个十百千万”课程思政工程,探索思政课教师“五个一对接”特色工程,指导二级学院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承担重庆市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等重点项目,助力学校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三、建强师资队伍,提升教研水平。一是“三着力”让队伍“强”起来,形成领头效应。着力打造一批基础扎实的理论研究队伍,入选教育部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教学骨干队伍,陆续涌现出承担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的优秀骨干教师。着力打造一批能力突出的行业实践队伍,涌现出重庆市巴渝学者等优秀教师。二是“三支持”让机制“立”起来,优化队伍结构。支持队伍职称晋升,鼓励在岗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支持培育优秀教研团队,建设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名师工作室等。支持申报高水平奖项,教师在国家级、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多项荣誉。三是“三协同”让素质“硬”起来,实现共建共享。加强内容协同,重点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主体协同,推行“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教师、企业导师”协同联动。加强方式协同,依托研修基地,对思政工作队伍进行全覆盖轮训,重点做好理论研究与教学研修等相关工作。
四、探索共育模式,推进一体化共建。一是点面结合,突出一体化机制导向。建立组织体系,强化机制协同,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建立学校协同、部门协同、课程协同、师生协同的“四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利用项目品牌优势,大力开展跨院校、跨地区思政课教学交流、科研合作与实践育人等系列活动。二是理实交融,推进一体化教学衔接。聚焦学段特征,加强课程衔接,切实将思政课贯穿于学生各年级各阶段,探索构建“全链条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内容体系。携手教研探讨,联合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开展大中小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围绕共同主题“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推进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同课异构”,围绕“一体化共享资源建设”“一体化课程建设”等开展专题化教研教改活动。三是物网协同,构建一体化资源融通。夯实关键力量,形成育人合力,依托重庆市高校思政队伍培训及师德师风研修基地,打造网络交流平台和集体备课平台,聘请教学名师开展系列培训,以教师队伍关键力量的塑造和培养为基础,整体形成思政课螺旋阶梯上升合力。注重要素组合,拓展教辅资源,围绕思政课育人的整体性,坚持层次性与递进性相统一,注重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法治等核心要素的跨学段贯通,构建渐进性、连续性的辅助教材、教育读本和案例合集,合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教材体系。
五、聚焦立德树人,创新育人模式。一是树立“三为”育人理念,打造“一二三”人才培育模式。坚持以生为本,树立为人、为事、为业“三为”育人理念,形成学生能力培养全程化,学校和企业两方主体合作培养,理论育人体系、实践育人体系、素质拓展育人体系三线协同育人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拓展思政育人载体,打造“全贯通”人才培育模式。拓展网络和实践育人载体,创建网上思政App等线上平台,联合南川学生实践教学基地、“816小镇”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三下乡”、读书研讨会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三是多线推进思政教育,形成“大思政”人才合育格局。思政课教师携手党政队伍和专业课教师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活动,注重在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三圈三联动三融合十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jw.cq.gov.cn/zwxx_209/bmdt/gxxx/202409/t20240906_136010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广西:做好近视防控工...
2024-11-23省教育厅举办2023...
2024-11-23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
2024-11-23巴中市平梁小学:以“...
2024-11-23接地气,很实用!广东...
2024-11-23克州教育系统多措并举...
2024-11-23关于广东省第二批普通...
2024-11-23中国日报点赞沈阳理工...
2024-11-23自治区教育厅关于20...
2024-11-23
热门资讯
2019年中国在线健...
2020-04-212019年中国小语种...
2020-04-142019年山东省中小...
2020-04-142019年中国第三方...
2020-04-142020年四川省最好...
2020-04-212020年中国各线城...
2020-04-212020年山西省最好...
2020-04-212019年中国博物馆...
2020-04-142020年湖南省最好...
2020-04-212019年中国功能性...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