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产业 > 正文

2020年中国远程办公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预测[图]

发布时间:2020-04-21 来源: 作者:

一、远程办公起源已久,但我国市场发展落后

远程办公,分远程和办公两部分,是指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非本地办公:在家办公、异地办公、移动办公等远程办公模式。

远程办公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它通过非智能终端使用电话线作为网络桥梁来连接位于卫星办公室和商业区的主机。随着个人电脑的成本降低、性提高、易用性增强,它们从办公室走向了家庭。在20世纪80年代,分支办公室和家庭工作者就能够通过个人电脑或虚拟终端连接到他们公司的主机。通过局域网络促进资源共享和客户端电脑的功能增强,适得远程工作拿着笔记本电脑在办公室或家里(几乎是任何地方)进行工作。远程工作者通过使用组件、虚拟个人网络,和类似的技术来连接他们在家中办公室来和团队成员协作和配合。随着相关的网络设备价格和网络服务费用的在近几年的降低,远程办公的运营成本与传统的办公方式相比越来越微不足道。

长期以来,我国远程办公行业发展落后全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移动办公室行业市场经营风险及投资战略决策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仅有180万名远程办公员工,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60万,2018年估算约490万人;2012-2017年,我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呈现较大的增长,2017年远程办公规模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68.07%。2012-2017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5.52%。

2005-2018年中国远程办公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需求主体来看,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占比最高,超过24%。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和普及,智慧城市的深入建设,我国远程办公应用和功能也将不断完善,企业对于远程移动办公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移动远程办公企业需求主体类型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疫情催化市场需求爆发,各大企业纷纷推进远程办公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湖北向全国扩展,随着确诊病例数量的增加,如何在企业开工后控制疫情额蔓延成为全社会关系的问题。在此节点上,远程办公成为控制疫情,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手段,受到专家和大众的呼吁及认可。大部分企业均开始推进远程办公,未来全国范围内的远程办公的用户使用习惯或将进一步提高。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家办公就已经在硅谷流行。至2017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

近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我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疫情之下,远程办公需求急剧上升。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接近七成的调研企业员工认为在疫情中公司最需要为员工提供在线工作的工具。

公司认为疫情当前安排员式工作最需要的应对措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根据全球性远程公司Zapier公布的一份关于远程办公的调查报告显示,人们对于远程办公的渴望相当之高。远程办公是57%的脑力工作者最希望公司提供给他们的福利,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免费午餐(42%)和无限的休假时间(39%)。在这样的高需求下,远程办公的市场需求空间非常大。

脑力工作者希望公司提供的福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用户调研中,结果显示63.4%的受访用户认为远程办公的优势在于工作地点灵活自由,57.4%受访用户认为远程办公节省了通勤时间与花费。

远程办公最大的优势为工作地点灵活自由

2020年中国新远程办公优势认知调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的确,远程办公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办公,受工作地点影响小,办公安排较为灵活。此外,在家办公节省了通勤时间与交通费用,较为方便快捷。在远程办公适应程度调查中,超过五成的受访用户表示适应远程办公模式。不过,超四成的受访用户远程办公存在依赖远程办公软件,易受硬件条件影响的问题,近四成受访用户认为,远程办公沟通协作受到影响。

依赖远程办公软件、易受硬件条件影响为主要劣势

2020年中国思前想后春远程办公劣势认各调查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疫情影响,在线办公软件短期需求爆发明显,现阶段远程办公功能相对简单,用户对远程办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用户习惯尚未养成,各类在线办公软件存在的弊端难以快速改善,进而制约用户粘性的提升。预计疫情防控期过后,在线办公软件需求将会大幅回落。而各大企业在疫情之后应更加注重培养用户习惯,凸显协同办公优势,增加用户粘性。

随着远程办公行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对远程办公应用及设备的需求也持续增长,我国远程办公市场规模也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17年,我国远程办公市场规模为194亿元左右,2018年达到23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8%;预计2019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行业市场规模为271亿元左右,2020年将增长至318亿元。

2017-2020年中国远程办公行业市场规模走势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市场具备长期驱动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疫情无情夺走了众多无辜百姓的生命,也让很多中小企业以及千万家庭的经济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在众多企业无法正常复工的情况下,一场浩浩荡荡的远程办公打响了抗疫战。

除了短期市场的催化以外,我国远程办公行业亦具备长期增长的动力。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软件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互联网与科技巨头的布局,都将支撑远程办公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不断开发出功能和性能更加完善的新产品,带动了行业的持续发展。

这场疫情下火爆的远程办公,大家耳熟能详的主要是阿里钉钉和企业微信两大平台,事实上加入远程办公大战的远不止他们二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国内一共有约4500家云办公企业。

开工首日,上千万企业、约2亿人次杀入远程办公,这直接导致了钉钉2天扩容了2万台云服务器;这一天,企业微信平台也同时涌入了数百万企业,从正月初一开始,企业微信就一直持续从几十倍到几百倍的扩容;年前才刚刚开放的华为云WeLink,新增企业数便达到数十万,新增日活超百万;金山办公旗下的WPS文档、会议等用户也从正月初一就开始了快速增长

字节跳动飞书、Zoom视频、小鱼易连等随后纷纷加入这场大战,百度Hi企业智能远程办公平台也宣布对外开放还有更多的远程办公平台正在悄然杀入,千团大战已经在远程办公领域打响。

目前来看,远程办公还是一片蓝海,但是从这种发展的态势来看,估计很快就将会从蓝海进入到红海战争中,会有大量的中小型远程办公平台淘汰出局。未来在远程办公领域,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类平台能够存活。

一类是超级平台型,超级平台估计最后仍然是一场由巨头们主导的战争,且眼下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在用户规模上已经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其他平台要想快速实现超越的可能性貌似不大。

另一类则是深度垂直型,这些办公软件只提供某一类特殊的远程办公服务,且该办公软件在这个领域具有更专业的优势。就拿当前的阿里钉钉来说,作为平台,阿里钉钉实际上也跟很多的第三方办公软件达成合作,让这些合作伙伴为自身平台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这些第三方办公软件依附于阿里钉钉等平台型,也就会有自己的一片生存之地。

远程办公爆火的同时也引来了众多唱衰的声音,不少人认为远程办公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办公需求。不可否认,疫情特殊时期催生了当前大量的远程办公需求;也有很多人因为这么长时间憋在家,已经对在家办公产生了厌倦,甚至觉得比正常上班还要累;更有大量企业老板对于这种远程办公不放心,认为自己失去了对员工的掌控

事实上,此前已经有很多企业会采用这种远程办公模式,尤其是异地办公或者出差办公,这种远程办公的形式早已有所运用。而经过此次疫情,这种远程办公方式的运用概率只会增加。

其一,过去很多企业、很多员工对于远程办公软件了解非常少,这场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对远程办公有所了解,有所认知。随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延长了正式上班时间,疫情下的远程办公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正是远程办公软件培养用户习惯的大好机会。一旦培养了用户习惯,大家就会慢慢习惯这些办公软件,习惯往往是难以改变的。

其二,突如其来的用户爆增,远程办公出现些服务器崩溃和体验问题也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些远程办公软件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办公效率,即便是在日常上班期间,也需要借助这些办公软件,甚至它还能让更多企业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

其三,随着越来越多自由职业的出现,远程办公必将成为这些人的不二选择,借助移动办公软件既节省了写字楼租金、物业等成本,也能保证工作的有效沟通和监督。

其四,疫情期间伴随线上办公大增的还有在线教育,而在线教育行业早已有所验证,未来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的趋势。办公的未来趋势也同样会如此,线上办公和线下办公也会逐渐走向协同,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必然!

因此,不管是从当前来看,还是从疫情过后来看,远程办公都并非是伪需求,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需求,并且与线下办公将实现更好地结合。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产业链在跨地区以及全球分工趋势的不断增强,使得跨地区工作协调需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组织开始向管理要利润,开始更多的依靠高效的运营和优化的管理打造竞争内核,从营销取胜转向管理取胜,从而增加了对远程办公软件多样化功能的需求。综合来看,远程办公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