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传承非遗文化 推进文旅融合

发布时间:2024-04-30 来源: 湖南省教育厅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指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近年来,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着眼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了独具特色的“1345”非遗美育实践品牌,为张家界市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荣获湖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并入选教育部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优秀作品。

  理清脉络思路,匠心构建非遗传承品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谭冰贯彻“五育并举”理念,根据课程建设需求,牵头组建了美育团队,以桑植民歌为范本,进行“美育润心,幸福传递”——美好生活解说者的培养实践探索,用心构建了“1345”非遗美育教育模式,力求将非遗美育渗入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全程。“1”即树立一个核心。以“美”的浸润培养为核心,教育学生“向美而生、逐美而行”。聚焦重要节点,通过收看直播、参观学习、作品征集、经典传唱、知识竞答等形式,涵养学生的爱美情感,增强学生的赏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美才智。“3”即三阶段提升。通过专题教育、主题阅读、实地观摩等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通过经典诵读比赛、桑植民歌表演、模拟导游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创造美的情感;通过典型案例渗透塑造学生追求美的人格。真正淬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做到以美培元。“4”即四融入并进。张家界山同脉,水同源,自然景观丰饶,人文景观丰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团队在教育中融山水情、民族魂、爱国志和征程梦于一体,形成“美育+思政+实践”的育人方式,通过班会、社团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将发现美、走近美、赏析美、表达美、传承美的审美意识和乐业爱岗的职业态度融入学生日常。“5”即五爱目标达成。通过“美育与生活”“美育与文化”“美育与家国”“美育与梦想”四大主题达到爱祖国、爱生活、爱学校、爱同学和爱职业的“五爱”目标,逐步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提升专业核心素养。通过非遗美育渗透,专业思政育人明显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依托资源平台,精心创设非遗美育阵地。一是融合专业教学,构建多彩课堂。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美育资源。如《旅游服务礼仪》《职业口才训练》《景点导游讲解》《导游业务》《桑植民歌表演》等,组织行业“大咖”为学生授课,帮助学生找短板、促提升,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导会演,掌握从事导游服务工作必备的综合能力以及职场环境下以“美”吸引和打动游客的能力。二是融入文化生活,丰富实践途径。充分利用社团如导游协会、桑植民歌协会等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定期开展导游风采大赛、研学导游活动、职教周服务和公益直播大赛等,为学生提供施展空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将美育融入立德树人各个环节。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红色故事进校园、唱响民歌经典等特色活动,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在2023年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决赛中,该专业五位选手的参赛作品《以青春之姿绽放中国式现代化“她力量”》获特等奖。三是融合本土资源,打造实践基地。依托张家界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夜色旅游资源和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融通线上线下育人渠道,助推美育实践教学的实施。线上依托学习强国、“桑植民歌”资源库、课程思政资源库等优质育人资源;线下依托桑植民歌课堂、桑植民歌协会等社团、导游风采大赛等竞赛项目、唱响民歌经典等特色文化艺术活动以及景区实践实训等,将无形的专业熏陶和非遗传承贯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文脉相承,促进薪火相传,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的非遗美育育人环境。对于张家界而言,“1345”非遗美育教育模式则补充和完善了地方文旅融合的非遗文化传承元素,增进了游客对多元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根植非遗沃土,不断完善非遗美育内容体系。一是用祖国山河美赋能山水情。导游带团是集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旅游目的地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的窗口。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本专业学生深入景区,实地感受大自然的生态画卷,耳濡目染大自然的“美”,并通过导游词创作和讲解比赛,将山水情融入美育教育,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二是用红色文化美浸润民族魂。学校非遗美育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与时俱进,力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每一个景点、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历史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都掌握清楚,为游客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服务。充分利用团支部活动、团课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厚植红色基因,不断提升专业职业能力素养。三是用民俗风情美彰显爱国志。旅游专业学生少数民族占比为46%,来自五湖四海,通过代言家乡的美食、建筑、非遗、音乐、舞蹈和风物特产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美,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桑植民歌的浸润下,学生以美铸德、坚定信念,以美养技、绽放青春,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实习实践活动,积极推介家乡文化,内容涵盖定制旅行、研学旅行、乡村旅游、文创产品、非遗传承、新媒体运营等,其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归属感明显增强。


原文链接:http://jyt.hunan.gov.cn/jyt/sjyt/xxgk/jykx/jykx_1/202404/t20240430_11217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