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共饮一江水 今朝同谱新篇章
即使在盛夏7月,走进平均海拔3000米的青海,依稀还能感觉到寒冷。在这里,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70%,然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却发生了动人心弦的教育之变——
日历翻回到2010年,这一年,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教育工作,相隔千山万水的兄弟省份携手同行,教育援青的新篇章就此翻开。
谋教育共进
——高位统筹援青工作,续写青海教育新篇章
“在这里,一年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季。”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寄宿制完全小学校长索南达哇这样形容青海的气候。
地处三江源头的青海,是除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等影响,青海面临着发展不足的问题,而教育薄弱成为发展的最大制约。
“高原缺氧,每一次呼吸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稀薄的空气让呼吸成为日常的挑战,头痛、气喘、乏力,缺氧的痛苦仿佛剑割心头。然而,正是这种严酷的环境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呼吸的机会,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天津援青干部、黄南州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校长姜伟在日记中这样记载着援青的生活。
四季轮回,柴达木的风声总是在浪尖舞蹈;寒暑交替,青海湖的鸟鸣不时从空中掠过。夜深人静,“如何走好青海教育之路”的问题时常叩击着“教育人”的心灵。
众人拾柴火焰高。教育部决定集全“部”之力,对青海省展开对口帮扶,将青海教育发展的“路线图”化为“实景图”。
回首12年来,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对口援青工作,先后4次召开教育援青工作会议,多次部署援青工作,为教育援青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着力夯实基础教育基点作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实现龙头引领。”
“把握好当前和长远、‘输血’和‘造血’的关系,不断提高青海自我发展、自主发展、自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围绕青海地域禀赋和产业特色,推进教育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
……
东西部携手共同写好西部“答卷”,做好教育强国建设“大文章”。
真情实意地扶,真金白银地投,真抓实干地帮。各帮扶省市把教育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关键,为青海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教育支持帮扶。
有一组数据不容忽视。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等部门通过中央专项向青海下达教育基建项目资金140多亿元,各类各项学生资助资金115亿元。各帮扶省市实施援建项目320个,370余所中小学校与青海中小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支持青海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计划1.6万个……
另一组数据则见证了青海的教育腾飞。如今,青海省已实现学前教育乡镇以上幼儿园全覆盖、5万人以上县城高中全覆盖、30万人以上县城特教学校全覆盖。高校校舍面积达到304万平方米,增长超过90%。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义务教育的巩固率与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2.65%、97.28%、93.39%,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
在教育部的统筹推动下,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六省市携手同行,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加大帮扶力度,为青海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以实干实绩为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共同托起青海教育的未来。
遣精锐之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青海各族群众眼里,这些援青干部和教师是“可敬、可爱、可亲”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变成了“青海人”,当地干部和群众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青海,教育信息化如同氧气一样稀缺而珍贵。”特别是疫情期间,对于游牧家庭的学生来说,网络怎么解决?照明怎么办?这些都引起了山东援青干部、海北州刚察民族中学副校长刘东海的担忧。
2022年10月,海北已有入冬的寒意,刘东海和同事走在刚察县吉尔孟乡秀脑休麻村的路上,他们要进行一项日常工作,去学生家中家访。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高原牧场的帐篷,里面简陋的环境至今让他印象深刻。“孩子和家长特别激动,赶紧端出奶茶,连声说着谢谢。”刘东海介绍,教师们利用周末时间一家一户地走,先后前往30多个偏远牧区学生的家中,拉近师生距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病没病不知道,睡没睡不知道,饱没饱不知道。”如今,“三个不知道”已在援青干部和教师间广为流传,为重质量、谋变革、求发展,他们尽心尽职,此生无悔!
“她一来就马不停蹄,每天顶着高原缺氧的诸多不适,从早忙到晚。”刚察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卓玛说,住在自己家对面的挂职副局长陈海蓉家里的灯每晚都亮到凌晨一两点。“刚开始还以为她是因为缺氧睡不着觉。后来才知道,我们休息时,她还在加班熟悉学校情况、制定教学帮扶计划!”
“校园环境建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够好”……上任伊始,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校长沈涌就深入摸“家底”,在此基础上,很快提出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着力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
“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岗位就在哪里。”一对“夫妻档”不远千里,从南京来到西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苏援青干部、西宁市青藏铁路花园学校校长徐树忠带领学校研究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推动课堂教学从线上“六有”标准走向了线下“六度进阶”,论证实施了16项校本小微课题,打造“青藏铁路”红色校园文化,引领学校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个个动人背影,无不刻画出援青干部教师的精神面貌。
“我喜欢尚连岭老师的科学课,他带我们做实验特别有趣”“任凤霞老师的美术课特别注重互动”“我喜欢毕广杰老师,东部的老师更会抓重点,更会激发我们的思维,扩展知识”……一提到援青教师,学生们眼中瞬间充满光彩,说起来更是滔滔不绝。
万里援青支教路,一片丹心育桃李。
又到一年盛夏时,遥望不舍送君归。
“尕真切、尕真切……(藏语:谢谢)”今年7月,又一批援青教师援派期满回乡。离开那天,孩子们奔跑着追出校门,送出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真诚地向援青教师道出心中无限感激。
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援青干部、教师提起“桥梁”这个词。他们希望,身体力行,架起一座横跨东西、教师和学生交流交融交心的“桥梁”,描绘出东西部共同发展的彩虹。
强人才建设
——变“输血”为“造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为了让偏远牧区学生和东部发达地区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援青干部王现忠从山东聊城来到青海牧野。
“援青为了什么,在青能干什么,离青能留什么。”一个个无眠的夜晚,王现忠头脑里总是循环着这些问题。
“我们不能只做‘摘桃人’,而是要做种桃树的人。”从江苏省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到青海省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援青干部陈辉带着当地教师做科研、搞学术,从工作机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学校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们明白,对青海而言,一艘巨轮要远航,除了目标明确,航线保障也至关重要。
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聚焦效果导向,青海明确提出,把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留下一套“可延续”的学校管理经验,作为检验帮扶效果的根本标准。
“师傅好,请多多指教!”3月15日,一场拜师仪式在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举行,来自北京援青教育队伍的6名成员和玉树四中的年轻教师结为师徒。
此后,多个单位推行“团队带团队、名师带骨干、师傅带徒弟”机制,“点对点”“手把手”传授经验理念的方式,成为人才“造血”的生动实践。
师资不足怎么办?教研薄弱怎么改?面对现状,山东深入调研,展开送教下乡、合作教研、专题培训、教育论坛等活动,探索开展以“四同步”为目标的远程智慧援教新模式,形成援教工作更加常态化、高效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聚焦教学一线,为提升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强健教师队伍出谋划策。
又何止山东?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要持续推动从“资金”援青向“智力”援青转变,从“输血式”援青向“造血式”援青转变,从“单一式”援青向“组团式”援青转变。
对此,天津发挥援助区、校作用,精准对接教育需求,开展“名师进黄南”“专家推普”“雏鹰计划”等活动,在黄南州中学和黄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同时开办3个“天津班”,实现“把团队搬到青海”;江苏援青教师采取“一对三”模式对接本地教师,充分发挥东部教育资源优势搭建名师工作室、聘请兼职教授,发挥东部地区职业教育示范、引领作用;上海每年安排30名果洛州骨干教师到上海市相关中小学跟岗学习和挂职培养,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对口帮扶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玛沁县教师发展机构,以教师发展体系构建带动教师队伍建设;浙江深化“扶智+理念+扶志”的智力帮扶举措,举办线上线下示范课、听评课等活动,组织32批次专家名师组团式赴海西州开展专家讲座、公开课、示范课等多形式送教活动……
授人以渔,援青干部和教师不仅在青海“留”下了人才,更“留”下了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看蓄势待发
——聚焦“四地”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
青海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以产业“四地”(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牵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转型发展导向更加鲜明。
作为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第五任校长,时隔10年,史元春又回到了青海大学。10年前,她曾是这里的计算机系主任;这10年,她切身感受到了青海大学的非凡变革。
“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6所高校共同支援青海大学的工作格局,青海大学从一所西部普通高校,发展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史元春说。
如今,各学科的领军人物陆续来到青海,围绕三江源生态、高原医学、高原农牧业、盐湖化工和新能源等优势学科,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青海有独一无二的盐湖化工资源,依托盐湖化工大型系列研究设施优越的条件建设实验平台,我们更要抓住这些地方优势、特色,助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刘大欢说。
“无论我明天走到哪里,我的心依然会驻留在青海这片美丽的地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彤彤来到青海民族大学后,推动成立“青藏高原极地建筑研究中心”,促进青藏高原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选派院士到青海民族大学建成王静康院士站,引进“有机光电应用项目”团队,助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天津科技大学助力青海省乡村振兴事业,在黄南州成立绿色有机畜产品研究院,打造了一批以“青清海”“青海肉根”“阿米雪”为代表的优质品牌,培训技术人员200余人次,创造直接产值约12亿元,带动牧户1000余户,有力促进牧民就业增收。
职教一人,脱贫一家。如何为广大农村青少年拿到成功成才“钥匙”,打开西部经济发展的大门?
“近年来,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校坚持用教育力量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持续赋能。”海北州门源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马生雄说。
紧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围绕青海特色文化产业、地区主导产业、公共服务产业等,来自各地的援青干部积极帮助青海多所职业院校建设藏医药类、民间传统工艺类等特色专业群,清洁能源、大数据生态畜牧业等骨干专业群,文化旅游、信息商贸、电商服务等现代专业群,推动青海职业教育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数据显示,近年来,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加快,3000吨金属锂生产线、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万吨6微米动力锂电铜箔投产;清洁能源技术规模加大,攻克太阳能热发电多元熔盐开发及工程化验证、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农畜产品科技供给加强,初步建成“育繁推一体化”的青海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青杂”系列16个油菜品种在全国80%以上春油菜产区推广种植,并辐射到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这背后,都有教育援青人的身影。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青海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更加宽广。
“教育援青对青海教育最深远的意义,就是引来了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活水’,把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带到了高原教育沃土,教育改革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种下了青海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种子。”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崔廷辉表示,下一步,青海将围绕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海样板、西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青海样板、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青海样板,深入推进教育援青工作,努力写好教育强国大文章。(记者 张欣)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307/t20230718_10694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广西:做好近视防控工...
2024-11-23省教育厅举办2023...
2024-11-23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
2024-11-23巴中市平梁小学:以“...
2024-11-23接地气,很实用!广东...
2024-11-23克州教育系统多措并举...
2024-11-23关于广东省第二批普通...
2024-11-23中国日报点赞沈阳理工...
2024-11-23
热门资讯
襄阳市老年大学:大疫...
2020-07-17中国传媒大学音创未来...
2020-04-14海峡头条荣获福建省电...
2020-04-14IBIE国际商务形象...
2020-04-14汇聚校友力量 聚合发...
2020-04-14点亮心灵的希望之火 ...
2020-04-14在职硕士,博士真的不...
2020-04-14连续三年参加金砖盛会...
2020-04-14外教约翰·刘易斯(J...
2020-04-14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