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培育挺膺担当奋斗者

发布时间:2024-09-15 来源: 教育部 作者:佚名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在9日至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传统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构想里,总有一块特殊的位置留给教育。近代以来,一批仁人志士胸怀“教育救国”理念,于贫困和战乱中投身教育,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赴汤蹈火。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202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名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的提升,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量”的短板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质”的提升成为紧迫要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前提。教师知识底蕴丰厚,讲课受到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就“功到自然成”。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师除了要有学识魅力,还要有人格魅力,不仅要当好传递知识的“教书匠”,更要争当品行高尚的“大先生”。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是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建设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要进一步转变培养观念,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建设教育强国,要形成并巩固支持教育、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对于复杂教育问题,社会既有权利发表合理建议,更要尊重教师专业判断,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与此同时,要赋予教师合理惩戒权,依法依规保障教师积极管教学生的空间,消除教师“管不了、不敢管”的因素。再穷不能穷教育,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保证他们的收入待遇,建立科学的绩效激励机制,尤其要为“青椒”卸下焦虑,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我国教育部门正推进教育关爱制度化,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的保障力度,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权利,健全专门教育保障机制。这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举措,提升了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通过鼓励国外高水平大学来华合作办学等方式,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要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我国教育部门多次强调“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鼓励广大留学生传承留学报国精神。“出门看世界”始终是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渠道。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方向已明、目标已定,全社会都要积极营造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评论员)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409/t20240912_11505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