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长沙浏阳市发展农村智慧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2-12-24 来源: 湖南省教育厅 作者:佚名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2〕第50期

  (总第411期)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编

  2022年12月19日

  

  长沙浏阳市发展农村智慧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长沙浏阳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93所,其中农村学校316所,在校中小学学生21.4万人。近年来,浏阳结合域内教育实际,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加速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校际、城乡之间的联通,初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今年10月,浏阳“智慧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智慧教育先进案例。

  战略驱动,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引擎。一是凝聚发展共识。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先后出台《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浏阳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浏阳市智慧教育行动计划》等,明确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全面建设教育强市,确保优先投入、优先部署、优先落实。二是发展“新基建”。浏阳高标准建设教育城域网,实现万兆主干、千兆进校、百兆到班,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建成集教学资源、互动教学、精准教学、网络研修、质量监测、教育管理等信息系统于一体的智慧教育云平台。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率达100%,生机比达10:1,师机比达1:1。三是平台融合互通。陆续开发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应用系统,分期分批建设了多种教育资源,将所有平台进行了整合、优化,实现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实现数据共建共享。

  数字驱动,开创农村信息化教学新局面。一是扩充资源推进城乡共享。用好国家和省市教育公共资源,引进智学网、学科网等网站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组织本地名师录制优质视频课程,特别是小学音美、英语等课程视频,着力弥补农村小规模学校“缺师少教、开不齐课、上不好学”的发展短板,实现农村孩子同步享有城市优质课堂。组织名优骨干教师开发特色课程、遴选优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课后服务多样化需求。二是网络联校缩小科研差距。健全“城镇优质校+农村薄弱校”网络研修机制,建成网络联校主讲教室88间,互动听课教室187间,通过同步互动课堂、异步点播课堂和名师课堂,带动农村教师参与网络研讨、资源开发与应用等活动。今年农村学校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24个,占立项总数75%,同比增长167%。三是智慧手段实现精准教学。倡导69所中学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因材施教,通过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着力增强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二中的“三段四环式”主题研修,四中、大瑶、岩前等中学的大数据精准教学,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打造一批高效课堂,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智慧教育领域13篇论文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10个案例入选省、市优秀案例。

  机制驱动,构建浏阳智慧教育新生态。一是构建研训一体新机制。创新师训模式,以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智慧教育讲师团等为抓手,通过“网络校联体”平台开展跨校同课异构和跨学科融合教学,组织城乡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按照“三定三到位”规定动作,由名师引领学科教师网络研修,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2021年省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应用在线集体备课大赛获奖者同比增加92人,其中农村教师占76.3%。二是构建教学改革新机制。设立智慧教育“真抓实干奖”,大力推进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建设,遴选融合应用实验校20所,探索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遴选“智慧课堂”试点校6所,聚焦课堂教学,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新课堂新生态,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深度融合,让每个人的潜力得到发展。三是构建教育治理新机制。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指挥中心协助监管校园安全,发现问题在线反馈、及时整改、可视回访;通过教学质量监测系统研判各学校教学质量情况,为其提供教学管理科学决策依据;通过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实现城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均衡配置;通过智慧教研系统教研员远程随堂听评课并在线点评,助力乡村学校课堂提质增效。浏阳在近年“国测”中,所测义务教育学科质量同比均有明显提升。

  


原文链接:http://jyt.hunan.gov.cn/jyt/sjyt/xxgk/jykx/jyqkzk/202212/t20221221_10880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