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视点 > 正文

福建医科大学“四个新”聚焦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2-05-30 来源: 福建省教育厅 作者:佚名

  福建医科大学作为福建省新医科建设试点高校,坚持服务“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战略需求,立足福建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四个新”为抓手,培养面向健康产业、面向未来的卓越医生和医学创新人才,推动学校新医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州大学共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聚焦新领域,以学科建设引领新发展

  构建学科发展新体系。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构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的学科体系,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瞄准医疗健康前沿问题,以生物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突破口,实施新兴交叉学科培育计划,成立神经科学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院、创新药物研究院、群体医学研究院、卫生健康研究院,实现由传统的研究中心向智库、学科研究基地延伸。

  调整学科群布局。以学科群体系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智能医学和精准诊疗、卫生政策、大健康等方向学科群聚集的优势,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成立医学影像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健康学院等3个学院,布局建设智能影像和精准肿瘤治疗平台等新型高水平智库与交叉平台44个。

  

  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开展深入合作

  注入新内涵,构建新医科专业新体系

  优化新医科专业布局。探索新技术赋能医学教育,新增智能医学工程、运动康复学、生物信息学等新兴医学专业,申办放射医学和医保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推进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促进传统医学专业与文理工的深度交叉融合,建成预防-临床医学-精准诊断(影像、检验)-精准治疗(药学)-康复、护理(含心理)等“医康养护”大健康专业体系。

  

  附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揭牌

  推出新举措,建设新医科教学成果

  重点打造一批一流医学课程。构建基础临床衔接、临床预防融合、学术前沿渗透的课程新体系,优化医学课程内涵,重点打造以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省级一流课程 122 门为代表的一流医学课程体系。

  推进建设一批一流新医科教材。推进优秀教学案例项目、核心课程教材及数字化教学出版物建设,结合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思政教育、人文医学课程形成校本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1部、一等奖3部、二等奖5部。

  建设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分类培训,提高教师医学教育创新的能力,2个团队获国家级教师团队、4个团队获省级本科教学建设团队;开展校级虚拟教研室立项工作,建设30个虚拟教研室,促进临床与基础、医-理-工-文深度交叉融合。

  建设一批医学核心实践项目。构建“实训-竞赛-双创-服务-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广泛开展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教育。开展“一专一品”科技活动、“健康护航”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四个一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受益人达30万人次。

  

  承办第一届中国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大会

  构筑“新生态”,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院校协同育人实现新融合。加强临床医学院建设,形成学科齐全、协作紧密、整体优质、满足教学需求的临床教学基地网络,着力推进融合贯通式医学人才协同培养。

  加强区域-国际协同合作。联合发起成立海西医学联盟,加入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与48所世界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推进医学领域的合作交流。

  推进校-企-政联合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建成我省首家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基地、国内首家中国医学模拟教学联盟认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科大讯飞等企业协作,共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教师队伍等。

  塑造医学人文育人文化新格局。打造校本课程思政素材,已打造近800个课程思政案例;挖掘独特的“红色闽医”文化,打造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中共闽赣边区红医精神历史发源地调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成省内高校独家抗疫主题馆和医学艺术馆等,以鲜亮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名片培养“五术”医学人才。

  

  联合发起成立海西医学联盟


原文链接:http://jyt.fujian.gov.cn/jyyw/xx/202205/t20220527_592063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