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施“产教融合、协同互动、科学指导、优化服务”就业促进策略,筑牢就业“主阵地”、畅通就业“主动脉”、打造就业“新生态”、激发就业“新活力”,切实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着力深化产教融合,筑牢就业“主阵地”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如何应对新要求,在校企之间搭建人才培育和应用的桥梁,实现智力资源的订单式供给,解决就业市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供求脱节”,是亟须解决的难题。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是一条有效途径。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专业建设契合产业发展、文化价值趋向相互融通”的原则,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创新构建“融合育人项目”,打造校企育人共同体,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一是明确供需要求,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二是建立融合育人平台,建立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桥梁;三是制定协同育人“过程化清单”,校企双方在学生理论教学、实习实践、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创新创业等领域广泛合作、逐步推进,提升“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效。学校应用化工技术双高专业群与扬子巴斯夫、阿朗新科、中科聚合、东方日升、常州合全药业等头部企业和地方新兴重点产业企业签订15个订单式就业育人项目,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与华住酒店集团开展“华住店长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切实发挥校企深度融合育人的“压舱石”作用,让学生搭上“就业直通车”。
着力推进协同互动,畅通就业“主动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整个社会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就业市场的形势日益严峻,高职类毕业生参与直接就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顺利实现毕业生从培养端到应用端的顺畅流通,在“精确培养”的基础上实现“精准就业”,成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一环。
对此,以毕业生为中心着力推进协同互动,打造一个学校、社会、企业互联互通的“立交桥”,开辟四通八达的就业“主动脉”。一是建立就业信息库,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清单”。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在学生实习就业相对集中的“苏锡常通泰”及“宁镇扬”都市圈设立就业工作站,靶向开拓市场,摸清重点目标的企业“需求清单”,依托“需求清单”建成覆盖所有专业的企业“冠名班”,围绕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供给人才。二是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把就业工作站建设成为学生校外实习就业的“大本营”、人员互聘的“联络处”和信息共享的“交换机”,集聚资源、共享信息,如常州高新区高校引才工作站、太仓高新技术开发区就业引才工作站、昆山经济开发区就业引才工作站等,实现就业过程共管、就业信息共享,促进政行校企合作,保障毕业生求职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实现就业量质俱增。
着力实施规划指导,打造就业“新生态”
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系统性的生涯规划、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是构建就业生态的关键要素,三者相辅相成贯穿学生的成长全过程,对成功就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是建立高水平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校就业工作队伍是实施就业指导的主体,高校要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近年来,学院着力加强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实施“双百行动”计划,成效显著。二是开展系统性生涯规划,覆盖学生成长全过程。引导学生把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和短期的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把空泛化的人生梦想与具象化的职业目标相结合,形成具有连续性、成长性、差异性的生涯规划。三是开展精准就业指导,实现“分类指导、分级培养”。学校从大二下学期起开设“就业指导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程,从就业形势、自我定位、求职实战、权益保护、诚信教育等方面加强就业引导和求职辅导;大三起,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安全教育,加大就业政策和形势宣传,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就业观、择业观;学校定期开展就业活动月,举办就业动员会、就业政策宣讲会、开展求职材料准备、面试技巧经验分享等求职能力提升活动,组织召开毕业班辅导员例会,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用人单位走访等。
着力保障优化服务,激发就业“新活力”
高效能就业服务是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是助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前提条件。为学生提供可靠优质的服务,也是就业工作部门及相关人员的立身之本和应尽职责。新形势下,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推动就业工作内涵式发展为目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开拓就业市场,不断加强和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有利于激发学生求职的内生动力。
一是充分用好线上平台和新媒体终端。用好就业平台,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工作,宣传推进毕业生就业协议网上签约,提升签约效率;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做好分类服务,精准分析就业特征,建档跟踪指导,重点摸排未就业毕业生情况,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结合招聘信息推荐工作岗位。二是全面优化线下服务。建立工作专班,及时关注升学未果的毕业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及时服务,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对择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给予一对一的咨询,帮助他们调节心态,引导他们清晰职业认知,积极落实就业。三是提升服务意识。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育人”理念。实行“一岗双责”,每年聘请100名以上教师为班级导师,实行班主任(含“就业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双重责任制,强化班主任作为就业工作直接责任人的使命意识。新形势下的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进行差异化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作用,从职业成才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梁阳徐拥军)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年3月22日 第06版
原文链接: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2/3/23/art_57810_103868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024-11-27福建理工大学举办20...
2024-11-27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大...
2024-11-272024年福建省职业...
2024-11-27广西2022年普通高...
2024-11-27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
2024-11-27汉中市南郑区召开20...
2024-11-27陕西省完成2022年...
2024-11-27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
2024-11-27
热门资讯
襄阳市老年大学:大疫...
2020-07-17中国传媒大学音创未来...
2020-04-14海峡头条荣获福建省电...
2020-04-14IBIE国际商务形象...
2020-04-14汇聚校友力量 聚合发...
2020-04-14点亮心灵的希望之火 ...
2020-04-14在职硕士,博士真的不...
2020-04-14连续三年参加金砖盛会...
2020-04-14外教约翰·刘易斯(J...
2020-04-14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