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浙江推进“五育”并举滋养时代新人
嘉兴南湖畔,红色研学的队伍停住脚步,来自各地的青少年认真聆听讲解,瞻仰红船,感悟党的百年历程;“双减”政策全面落地,课后服务时段,各所学校的运动场上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阵阵喝彩,艺术教室里音乐柔美悠扬、画笔沙沙作响;劳动教育深入课堂内外,学校的“实验田”里,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春天撒下种子,不辍耕作……
过去这一年里,浙江扎实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立德树人
初春时节,嘉兴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迎来了特别的“开学第一课”:来自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们带来了《为党工作是一生坚守》《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等党史宣讲,接着现场还表演了情景剧《听王会悟讲“一大”故事》,气氛达到高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全省中小学全面开展。在“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等的推动下,广大青少年对党的百年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党的伟大,领悟到党的成功密码。
在绍兴市柯桥区,全区50所中小学以建党百年的50个重大事件为主题,开展“红色接力”,共同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仙居县教育局组织开展“红烛党史小课”,并设置每周学习要点提示,按时间次序系统引领广大师生深入学习;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成立“学党史·讲历史”红色记忆少年宣讲团、“瓯越·师说”青年教师宣讲团和“忆峥嵘·守初心”银龄党员宣讲团等3支宣讲队伍,立体化开展进校宣讲、线上宣讲……省内各地集思广益,搭建起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此外,各地还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推出多条中小学红色研学精品路线,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打造行走中的“红色课堂”。
为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浙江不断完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2021年4月,全省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包括中小学阶段在内的思政课一体化纵向关节逐步被打通。在绍兴,当地高校教师、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承担起党团课和少先队队课等相关教学任务。
浙江还编写出版了地方德育思政教材《真理的味道》。教材以陈望道翻译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为切入口,通过浙江历史上30余个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百年中国发展历程和浙江发展成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2021年年底,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的案例入选了教育部第二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加上入选首批典型案例的10所学校,全省已有15所学校上榜。浙江代表队还在第十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上斩获佳绩,共获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4名,包揽小学、初中、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展现了我省育人队伍的风采。
运动强健体魄 美育润泽心灵
一年级学攀岩,二年级学飞盘,三年级学棒球,四年级学击剑……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学生们的体育必修课课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校方坚信,体育课程指向学生的身心健康。相比在比赛中拿名次,他们更看重让所有学生多掌握几个体育运动项目。
以体育智、以体育心,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在省内高校蔚然成风。2021年9月底,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学年全省高校新生(浙江籍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结果显示,浙江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以及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项目测试成绩连续7年保持上升趋势。
“7连升”的背后是各地各校长久以来的不懈投入。衢州在全市高中推行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天天向上”专项行动;杭州外国语学校除了每天的体育课、课间操和阳光跑,还按月设置不同的运动主题;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编排了原创课间操,除了体育必修课程,还设置了舞蹈课、舞蹈体能课及覆盖多个运动项目的选修拓展课程。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有了新的使命和样态。宁波镇海中学把高三学生的体育课从原来的每周2节增加到了每周5节,以确保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让运动成为增强免疫力、保持身体最佳状态的“武器”;以武术教学为特色的仙居中学为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创编了融合武术与健美操元素的室内防疫健身操。在网课教学间隙,也穿插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等“空中体育课堂”的内容。在多方努力下,我省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抽测中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
浙江还积极巩固扩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成果。比如,温州市不断深化“明眸皓齿”工程,做到全覆盖检查、全场景防控、全方位联动;杭州市钱塘区将“亮眼控肥”作为深入实施“钱塘健康少年”培养行动的特色工作来做;玉环市把每周六定为全市家庭视力监测日,学生要和家长共同完成家庭视力检测,并绘制成视力曲线图。近3年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防近工作成效明显。
乡村美育也不断创出特色。最近,慈溪市掌起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有感于抗疫战线上的感人故事,创作了200多幅石头彩绘作品。在掌起镇中心小学,石头彩绘被作为特色项目,成为美育的切入点。江山市石门初级中学则将顺笛、口风琴、合唱教学贯穿学生3年学习生活,还设立了“晚唱”时间,更好释放学业压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双减”落地,也给全省各地推动体育、美育,构建育人新模式带来了契机。宁波成立了包括体育、艺术在内的5个素质教育指导中心。奥运冠军杨倩等一批文体名家被聘为宁波中小学素质教育首批特聘的专家;浦江县将体育教学作为“双减”之后学校工作的一大亮点来抓,推行体育课堂改革,创编趣味性强、安全新颖的锻炼操或游戏,布置趣味性强的体育作业,将体育锻炼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021年,浙江组织研究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总体谋划体育艺术教育发展路径和创新模式,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开展将得到更多政策和机制保障。据了解,2022年浙江将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0所、特色幼儿园100所。同时,还将借助杭州举办亚运会的契机,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
完善课程体系共建劳动“乐土”
“自己亲手做的番薯片,吃起来也特别美味!”近日,舟山市定海区双桥中心小学开展了“学做美味番薯片,争当劳动小能手”活动。学生们经过搅拌、制作、晾晒等一系列工序后,成功制作出了番薯片。教师也抓住机会,向大家介绍番薯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等知识。双桥中心小学师生们的这项活动实际上源自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的内容“制作番薯片”。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省中小学正式启用省编教材《劳动》,开齐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
2021年5月,全省召开首届劳动教育大会。除了发布省编义务教育劳动教材,还宣布成立浙江省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浙江辨识度的劳动教育模式。
浙江各地也正加快构建日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在杭州市富阳区,“新劳动教育”已成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不仅区域上建有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院,组建起劳动教育研究团队。开心农场、机器人实验室、金工教室……各所学校也都设立了劳动专业教室或劳动实践基地。温州市瓯海区安排劳动教育专项经费,成立区劳动教育研究会,建有劳动教育“五瓯”课程群,拓展乡镇街道、高职院校等校外实训基地。未来,省内更多地市将构建起机制健全、资源丰富的劳动教育体系。
目前,浙江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建立起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多举措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一大批职业院校实训场所成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烹饪、陶艺、木工、金工等劳动实践教室开始成为学生们的新去处。2021年10月,富阳区和瓯海区的劳动教育案例还入选了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除了用好省编劳动教材,浙江还将在建立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清单、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多样化建设劳动实践教室、多形式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建立以展促育以赛促劳示范机制等方面打造“浙江特色”。2021年9月,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接下来,浙江还将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纲要和一系列劳动教育行动方案,扎实有序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落实。
原文链接:http://jyt.zj.gov.cn/art/2022/1/14/art_1532836_589186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我区2025年普通高...
2024-11-26关于对南宁市西乡塘开...
2024-11-26广东省基础教育集团化...
2024-11-26关于广东省2024年...
2024-11-26关于2024年全国青...
2024-11-26关于2024年广东省...
2024-11-26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
2024-11-26关于国家语言文字关键...
2024-11-26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更改...
2024-11-26
热门资讯
襄阳市老年大学:大疫...
2020-07-17中国传媒大学音创未来...
2020-04-14海峡头条荣获福建省电...
2020-04-14IBIE国际商务形象...
2020-04-14汇聚校友力量 聚合发...
2020-04-14点亮心灵的希望之火 ...
2020-04-14在职硕士,博士真的不...
2020-04-14连续三年参加金砖盛会...
2020-04-14外教约翰·刘易斯(J...
2020-04-14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