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行动 高校担当⑯ | 广州大学:以“广大智慧”共促校地高质量发展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2023年8月,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双百行动”,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东省教育厅推出“双百行动 高校担当”栏目,聚焦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智力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百千万工程”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敬请垂注。
不久前,梅州市平远县遭遇洪灾。平远是广州大学(下称“广大”)“双百行动”结对共建地之一,学校及时送上暖心支持“大礼包”。截至目前,广大已向平远捐赠抗洪救灾物资及款项合计近84.5万元。
自2023年8月“双百行动”开展以来,广大不仅为结对县域“雪中送炭”,更是积极携手对口帮扶县市深挖发展潜能,共促“锦上添花”。
“学校充分凝聚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合力,与帮扶地互促共进。”广大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表示,当前“双百行动”已成为广大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地共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全校师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依托。未来,广大将继续强化对县市的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和公共服务支撑,以“头号工程”力度不断推进“双百行动”落地落实。
“党建+”推动校地共建
凝聚振兴共识
南方+:服务“百千万工程”,学校秉持着什么样的工作思路?
魏明海:广州大学主要与清远英德市和梅州平远县开展结对共建。我们凝聚合力,将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实到帮扶当中,先后出台了“百千万工程”行动工作方案和保障实施“双百行动”专项工作措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校地党建共建品牌,并将一项项专项工作抓紧落实,深度赋能县域发展。
南方+:以党建推动校地共建,学校具体是如何做的?
魏明海:我校将“双百行动”纳入年度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
截至目前,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与英德市、平远县12个村签订了“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并授牌,发挥结对双方组织优势,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发挥首批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专业优势,与清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结对共建,并与英德市连樟村签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着力提升基层理论宣讲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左康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广东经验”为题,为连樟村60余名村民上思政课,结合山歌、围楼等独具客家特色的文化载体,深入讲解岭南文化的存在形式及传承意义,引导村民们传承创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教育+”共谱育人新篇章
激活人才动能
南方+: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广大如何为帮扶地培养人才?
魏明海:“双百行动”实施以来,我们瞄准当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与县市携手推进乡村振兴各类人才的系统化、定向化培育,以高质量的基层人才培训激活人才动能。
学校现已为英德市、平远县举办了一线干部、中小学校长、初中英语骨干教师、直播电商从业人员等多种类型的专题培训,累计超500人次参与。
在平远县“百千万工程”干部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上,学员们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与案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思考”等多个专题展开学习,并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前往英德市英红镇、西牛镇、横石塘镇、连樟村等典型示范镇村开展现场教学。
南方+:一直以来,广大在基础教育方面都颇具优势。
魏明海:是的。“双百行动”为广州大学和广大附中与县市共建基础教育强校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不断将基础教育优势办学资源向粤北延伸。
早在2019年,广大附中就与英德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成立广大附中英德实验学校(简称“英德广附”)。英德广附既传承广大附中书香文脉,又具现代化办学理念,在2020年正式开学,为当地新增了近2500个学位。2024年4月,英德广附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在深化教育帮扶、充分发挥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引领作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双百行动”框架下,我们进一步与英德市教育局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以英德广附为核心共建项目,致力于将英德广附打造为广东省一流中学,带动做强当地基础教育。
截至目前,广州大学累计60位优秀本科师范生赴英德市十余所学校开展支教工作,共计授课8692节,听课1301节,开展公开课72节,召开主题班会共218节;平远县也已有29名优秀教师骨干到广大附中跟岗锻炼,有效提升县域基层教师队伍水平。
“科技+”支撑产业振兴
把“广大智慧”送到乡村一线
南方+:助力帮扶地产业和经济发展,广大有何举措?
魏明海:我校持续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将高校智慧送到乡村一线。
我们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平远县签订合作协议,在平远建立了“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县域创新基地”,服务当地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乡村振兴研究院还联合来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到平远参与基层改革创新调研,现正编撰《平远县“百千万工程”总体规划(2023-2025)》,为地方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
此外,广大化学化工学院刘自力教授课题组与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气凝胶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助力该公司成为国内气凝胶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刘晓初教授研发了干深-时域光伏驱动智能节水灌溉器产品与技术,获中国节水科技进步奖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并列入国家绿色技术及国家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目前已实现产业化,为推进清远新型工业发展作出贡献。
英德市东华镇遭受洪灾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龙建友教授与李伙生老师、付善明老师深入灾区一线,开展土壤精准复耕帮扶,与英德市科技局共同推动灾后农业生产的快速恢复。
围绕农业智能装备创新与开发,学校刘长红、戴杰涛老师还带领一群有志青年,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茂名市电白区谭儒村的萝卜示范基地研发全自动萝卜采摘机器人。
全自动萝卜采摘机器人。
这款机器经历了多次“头脑风暴”和研发改进,从用于白萝卜收获发展为集松土、夹拔、茎叶切割、分类储存四大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农作物收获效率,也在第九届“天鹅杯”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决赛中荣获全国特等奖。
全自动萝卜采摘机器人由图纸走向现实。
“文化+”树粤美品牌
深化“县域+高校”交流合作
南方+:环境建设也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
魏明海:是的,我们依托“城乡规划”“旅游管理”“建筑设计研究”等方面的学科专长,先后多次派出专家团队深入英德调研,在完成英德市全域旅游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助力当地规划美丽圩镇、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比如,学校以英红镇锦田村为试点,开展主题墙绘和小公园改造,为村民打造实实在在的宜居乡村环境。接下来还将重点对英德的横石塘镇、石牯塘镇、下太镇、东华镇,平远的仁居镇进行规划,力争打造典型示范镇。
在广东省2023年度“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中,广大3项作品荣获一等奖。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村庄规划成果《广结良“元”,相“融”并济》在“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 ”中获得“村庄规划方案单元”佳作奖。学校的人文学院非遗传承保护实践队还与英德合作,在大学城校区图书馆推出《我在英德做非遗》专题展览,让英德市的非遗文化与产品走进广大。
师生暑期社会实践也是深化结对共建、上好“大思政课”的良机。一年以来,广大先后在梅州蕉岭广福镇、梅州平远仁居镇和清远英德英红镇设立“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助力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红色文旅资源开发。
广州大学学生在为连樟村的瓜果产业做促销。
今年暑期,广大组建的363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已陆续出征,成功结对172支,服务区域涵盖粤东、粤西、粤北。我们将聚焦“双百行动”,进一步探索“县域+高校”的紧密合作模式,为当地“农文旅康体”多元化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广州大学学生制作短视频销售连樟村的农产品。
南方+:下一步,学校有何规划?魏明海:立足广东高质量发展全局,广州大学将持续创新工作模式,在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服务城乡规划建设、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支持、突出基层人才培养培训、推动基层改革创新、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发力,全方位赋能结对共建,在与县市的“双向奔赴”中稳步推进“双百行动”落地见效,推动学校一流创新型大学建设上新台阶。
【案例】
与英德共建基础教育强校
“双百行动”开展以来,广州大学与英德市教育局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以广大附中英德实验学校(简称“英德广附”)为核心共建项目,带动做强当地基础教育。
英德广附开办后,广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其定向捐赠127万元,主要用于改善校园环境;广大附中委派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校长、党总支书记,实现两校教育教学同步,并在提升师资水平、改善硬件设施、健全教育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如今,英德广附办学三年,基本达到了清远市一流学校水平,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办学目标。
在新的起点上,广大将积极推进英德广附六年发展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将该校建成英德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学之一;再用三年时间,力争将该校打造成广东省一流中学。
师资方面,一批广附教育集团的骨干教师将组成一支全天候入驻的教学团队,负责落实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英德广附也将分批输送教师到广附本部跟岗学习。不仅如此,增城区将在新学年派遣一批当地骨干教师到英德广附支援,助力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展望未来,广州大学与英德市将继续深化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探索具有英德广附特色的示范性优质名校发展之路,共同推动英德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https://edu.gd.gov.cn/jyzxnew/zxlb/gx/content/post_44564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我区2025年普通高...
2024-11-26关于对南宁市西乡塘开...
2024-11-26广东省基础教育集团化...
2024-11-26关于广东省2024年...
2024-11-26关于2024年全国青...
2024-11-26关于2024年广东省...
2024-11-26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
2024-11-26关于国家语言文字关键...
2024-11-26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更改...
2024-11-26
热门资讯
名师专访|“闺蜜老师...
2020-04-27俞敏洪:未来中国教育...
2020-04-14钟琴:扎根家庭教育十...
2020-04-14学习上“王者”,教学...
2020-04-21支付宝研究员杨传辉:...
2020-04-27孙曙辉:科技赋能教育...
2020-04-14专访WOWKIDS创...
2020-04-14百家云符新伟:稳抓O...
2020-04-14《细说雅思写作》作者...
2020-04-14对话全国学前教育研究...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