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 正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

发布时间:2024-05-18 来源: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作者:佚名

  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对标落实《市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中教育部门各项任务,督促指导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建章立制,促生态文明工作提效

  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建立学习制度,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主任办公会、专题研究等形式,传达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美丽重庆建设大会、教育部《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会议文件精神,强化教育责任与担当。印发《重庆市教育系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将绿色低碳发展知识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校园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联合印发《重庆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南》,对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组织管理、宣传教育、分类收集设施设置、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进行明确规定,指导健全完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体系。

  (二)抓知识普及,促生态文明意识提升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鼓励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推动绿色发展相关知识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内容与教育教学教研各环节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教材资源,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在高校开设生态文明有关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程,引导学生从环境卫生、文明生活等角度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使命感和行动力。举办绿色低碳发展干部队伍相关培训班3期。

  (三)抓人才培养,促生态文明人才提升

  积极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大力培养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发展领域高素质人才。在职业教育方面,开设绿色低碳技术、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生态环境相关专业43个,专业点147个。2023年新增相关专业14个,专业点33个。实施“双高”“双优”领航计划,加强对相关5个市级“双高”专业群和7个优质专业的建设指导,建有相关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7个。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立项建设能源碳中和产业学院、环保现代产业学院等相关市级绿色产业学院5个,能源碳中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相关市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新能源汽车技术等相关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个。在本科教育方面,建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市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其中重庆大学《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西南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学》、重庆文理学院《乡村景观规划设计》3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推动绿色创新项目,立项“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工程研究中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与控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城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与绿色低碳技术相关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

  (四)抓宣传引导,促生态文明氛围提升

  以全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活动节点为契机,广泛发动师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或校园植树,组织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植树护绿志愿、宣传、服务活动。举办2023年度全市中小学绿色低碳发展系列征文比赛,评选一等奖34名、二等奖66名、三等奖98名,积极引导师生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先行者和践行者。

  (五)抓示范引领,促生态文明水平提升

  开展绿色学校示范校评选,2023年共评选认定100所中小学和6所高校为市级绿色学校示范校,所有公办高校全部完成创建,各区县64%的学校创建成了绿色学校。组织开展全市高校节约用水情况调研和示范校创建,评选认定7所节水型高校,全市节水型高校建成率达43.7%。开展典型案例推广,向全市教育系统集中推广九龙坡区教委创建“无废学校”案例,渝北区龙山小学垃圾分类“三晒”活动案例,即以家庭为单位,一晒正确投放垃圾,二晒家庭参与活动,三晒社区志愿服务;重庆邮电大学“半份菜、小份饭”餐厨垃圾减量活动等示范案例。通过充分展示各示范学校在践行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从而带动本系统整体工作提升。


原文链接:http://jw.cq.gov.cn/zwxx_209/gggs/202404/t20240422_131466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