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广东新春第一会后,大学当何为?

发布时间:2023-02-05 来源: 广东省教育厅 作者:佚名

新春一开工,开工即实干。

  1月28日,兔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擂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鼓,形成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奋进姿态。这是近年来广东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主会场参会人数达到1000人,还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开到全省各地市、县(市、区),分会场人数达到2.5万人。岭南春早,春意盎然。广东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在会场感受到从春天出发的热情、向胜利进军的豪迈,也纷纷开始思考:新春第一会后,大学当何为?高质量发展蓝图中,大学有何位?

  春节期间,一艘红色破冰船,游弋在万里冰封的渤海辽东湾。这是由中山大学打造的全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

  “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辽东湾执行冰区试航任务,试验船舶低温航行和破冰能力。此后将联手国内最大的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向海求索,逐梦深蓝,以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为岭南大地各行各业都注入了强劲信心与活力。”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山大学,也感受到了这股春天的力量。近年来,中山大学牢牢把握广东建设“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的发展机遇,将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把握创新驱动规律,发奋助力广东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山大学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精神、实干的行动,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扎实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中大力量。

  

  图片

  

“中山大学极地”号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一代代敢闯敢试的广东人下南洋、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开辟了新天地,也厚植了广东“侨”的优势。

  暨大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办学117年来,暨大因侨而建、因侨而兴、因侨而强,全面实施“侨校+名校”战略,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40余万人,不断擦亮百年侨校金字招牌。

  “暨大将坚持侨校办学特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家和广东发展服务,高质量书写‘侨’文章。”林如鹏说,将健全立德树人机制,培育祖国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以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港澳台侨人才;加速提升华侨华人、华商经济、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华文文学研究“五华”学科建设水平,打造一流的涉侨优势学科平台;高质量建设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等三个国家级智库型研究基地,打造具有侨校特色的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智库平台。

  当前,暨大已形成“三地五校区”协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正高质量建设番禺校区二期工程,拓展办学空间,做强发展增量。林如鹏说,暨大将构建“三地五校区”协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格局,为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全方位服务广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学是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

  长期以来,广东是高等教育大省,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省,大学发展实力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为此,对高水平大学的渴望,对科学创新和优秀人才的需求,广东倍感迫切。

  2015年开始,广东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双高”对接国家“双一流”,又实施两轮“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以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改革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切实为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今年将迎来建校90周年。该校党委书记王斌伟说,新的一年将以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的要求为指引,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构建“八个一流体系”,即一流党建思政工作引领保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引育、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争创一流,加快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更好服务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更好服务广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现场参会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说,大会让他感受到了全省上下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奋进激情,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他充满信心。

  2022年,南科大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中国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之一。薛其坤说,南科大一直以来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大学与城市同频共振新模式。“学校将扎实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着力于会议聚焦的‘重点项目重大平台’,进一步充分发挥重大科研平台、大型科研仪器等的基础科学研究作用,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促进大湾区科技创新及相关产业发展,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

  深圳大学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国际排名以每年约100位、内地排名以每年约10位速度上升,跑出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大速度”,被誉为“内地进步最快的高校之一”。

  “今年是深大建校40周年。我们将从春天出发,有目标、有信心、有韧性、有担当,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过程中续写高等教育‘春天的故事’。”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说,深大将倾力引育大帅才、大团队、大基地、大成果,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

  

  图片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师生在实验室

  广州大学也被认为是国内近年来进步速度最快的大学之一,2015年有三个学科群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年后则整体跻身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我们将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以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协调推进和深度融合创新学科发展新模式,探索形成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说,将紧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芯片产业等重点领域布局发力,紧盯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对接重点行业产业企业和各类在粤在穗重大科研机构和平台,加快推进更多现代产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着力加强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服务广东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广东高校抢抓机遇、推动改革,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短短7年多时间,东莞理工学院从地方本科高校入选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而后又“升舱”为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说,将抢抓机遇窗口期,充分发挥身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地缘优势,精准把握高等教育生态发展趋势,有效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在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上探索新赛道,发挥新优势,激发新动能。同时拓宽新领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深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集聚散裂中子源、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资源,奋力打造特色优势学科,并突出团队建设,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创新,着力加强冲博扩硕学科团队、强本科专业团队和支撑产业综合团队建设。

  “我们将建设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审计与治理实验室、产教科联合中心等重大平台,增加服务‘双区’建设的支撑能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杜安国说,将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对职业教育的新需求,紧密对接广东“双十”产业集群,优化“大文科+大工科”专业群生态体系,深化精准匹配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越来越多大学打开大门、融入社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繁荣,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三个多月前,汕头大学4600多名本科新生来到首年启用的东海岸校区报到入学,点亮青春梦想。东海岸校区的高质量高标准启用,让更多学生圆梦高水平本科大学。

  “汕大将进一步规划和利用好桑浦山、东海岸两个同城校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勇闯‘双一流’。”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姜虹说,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水平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双院协同等重要工作,同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探索,为侨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更多人才和科技创新保障。

  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人才。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只有26所普通高校,3.8万名在校大学生;跨入新世纪,有普通高校52所,29.95万名在校大学生;如今,广东有普通高校161所,每年输出数十万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年多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该校党委书记王左丹说,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教育学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申硕”工作,同时开展第二轮“新师范”建设,探索构建专本、本硕专业一体化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兰艳泽说,要坚持扎根粤西大地办教育,做深做实“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致力打造广东教师教育高地,服务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北部湾城市群建设。

  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说,要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引,在强药、兴医、融工、拓商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现有2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做好中药学、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认证工作;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加强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医药学院培育建设;加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加快推进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内涵建设,为健康广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广东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1491个,合作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081个,立项金额超过10亿元。45所本科高校建有218个产业学院,本科生培养规模超4.6万人,直接服务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新的一年,我们将推动学校建设再攀高峰。”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校长蒋新华说,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育人全过程,形成特色党建育人模式。促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与优质企业在人才交流与培养、技术咨询与服务、产业学院等方面进行多模式探索、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水平,走好开放办学、合作双赢的发展路子。

  无疑,大学正在成为高质量人才的“源头活水”。

  学科建设是大学改革发展的“龙头”和核心。

  不久前,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申报的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全国仅4家单位获批。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提升质量、办出特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骆少明说,将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设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围绕加快推进大学更名、博士点建设、学科影响力提升“三大工程”建设任务,以“冲博工程”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组织开展重大科研成果培育,为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广东实现现代化建设新跨越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过去一年,广东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新增3所高校3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160个学科入围ESI排名前1%,新增17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东海洋大学是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该校党委书记杨洲说,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服务海洋强省战略上重点发力,聚焦海洋、水产、滨海农业等特色优势,加强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作物学等“大海洋学科群”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金鲳鱼研究院、预制食品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的作用,为广东深耕海上粮仓、唱响海洋牧歌贡献智慧。

  广东财经大学将依托毗邻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的优势,围绕数字货币、科技金融、数字资产、数字财税、数字贸易、数据价值等领域定向发力,着力打造“数字+新专业(方向)群”,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发展。“我们正建设具有广财特色的新型智库,基于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心谋划、精细打磨、精准报送,不断提高资政‘含金量’和增强建言‘靶向性’,有效发挥科学研究服务政府决策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该校党委书记郑贤操说。

  “广东要发展实体经济,实现制造业当家,急需大量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大量‘双师型’工匠之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戴青云说,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以培养职业院校教师为基本定位的高校,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学科群,做强“新工科”;高水平建设教育学科群,做优“新师范”;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需求建设民族学学科群,做特“新文科”,进一步突出“技术+师范”特色优势,在“双师型”工匠之师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赛道勇于担当作为,全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022年,广州体育学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本科专业获审批通过,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开设电子竞技本科专业的公办本科高校。“我们将力争在教育部新一轮博士学位授权审核中冲击博士学位授权资格,迈上办学层次新高度。”该校党委书记米银俊说,将全力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体育+医学”“体育+旅游”“体育+休闲”“体育+数字”等创新发展,特别是稳步推进大湾区高校首家体育医院面向公众开放,为康复医疗领域提供“运动处方”,以高水平体医融合助力新时代健康广东建设。

  “我们将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力争尽快达到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基本条件。”珠海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廖立国说,将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广东新兴产业布局,围绕服务珠海“产业第一”和“4+3”产业体系发展,加快发展新文科、新工科等新专业群,积极培育打造大健康(老年康养)、集成电路两个领域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投入3000万元推进大健康产业学院、大健康产业研发中心建设,为打造广东和珠海人才高地贡献力量。

  “广东新春第一会后,大学的改革发展令人期待。”广州航海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邹采荣说,将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步伐,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不断迈进,充分发挥航海技术、港口航运、船舶海洋、涉海工程管理、海岸工程等专业的优势,推进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年之计在于春。全省高质量大会提出,扎扎实实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广东新春第一会后,大学当何为?时不我待,实干争先,争创一流。

  高质量发展蓝图中,大学有何位?向着时代,服务社会,赢得主动。


原文链接:http://edu.gd.gov.cn/jyzxnew/zxlb/content/post_40891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