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文教内参!
文教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长安大学齐抓共管推进文明校园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2-04-16 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 作者:佚名

  长安大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学校紧紧把握“六个好”标准,围绕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管理、师德师风培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把文明创建融入师生成长成才,融入学校各项事业,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能。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学校党委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完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和运行体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学校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制定并严格落实《长安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等文件,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务会等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完善院系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制度,进一步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转作风与抓党建、建机制与提效能同步推进,大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入选5个全国样板支部、1个“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省级标杆院系、3个样板支部和1个“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首批全国、全省党建“双创”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顺利通过验收,“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覆盖比例达100%。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健全领导接待日、校务公开、信息公开等制度,把“一线规则”作为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的刚性要求,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性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长安大学举办正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暨办学治校能力提升暑期读书班

  

  ——以思想建设为根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印发《长安大学关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实施方案》,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严格落实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2021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常委会集体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等开展集中学习研讨30余次,到二级单位开展导学联学近20次。10余篇理论学习成果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发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起多方联动、多段发力、多维多元的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将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先后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各类育人先进典型,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持续开展“三项工程、三个计划”,帮助学生“入好门、学好业、走好路、成好才”,2个育人项目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个项目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深入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制定《长安大学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长安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按照“关键课程”“核心课程”“灵魂课程”标准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听讲思政课,部分校领导担任思政课专业教师,其他班子成员定期听讲思政课每学期3次以上。自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示活动特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二等奖各1项,获省级“教学标兵”6人。充分挖掘凝练交通运输学科专业特色,打造“一路一桥一课”特色课程,构建起“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行业思政”的行业特色高校育人模式。开设《交通强国》《地学人与国土文化》《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3门行业思政特色示范课程。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点,重点建设两批80门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9门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实现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覆盖。2021年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3个、陕西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10个,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聚焦建党百年、建校70周年、十四运等重要关键节点和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系统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青春告白祖国”“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活动,唱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等青春榜样,“生命之光——造血干细胞捐献计划”累计采集师生血样及配型捐献量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学生积极性高、社会反响好。

  

长安大学依托党建活动室开展育人活动

  ——以阵地建设为载体,搭建创文平台提供坚强支撑。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阵地的领导权,多举措把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建立健全阵地建设管理制度,分类别、精细化,实现严格管理与服务育人相统一相促进,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配合高效,重要阵地要做到专人、专岗、专责。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观点表达有规范”,加强教学过程监督与质量监控。建设4500㎡的智慧教室,建成渭梦创客空间等3个大学生众创空间、15个学生创新开放实验室和1个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依托学生社区育人阵地建设,建成党团建活动室19个、学业辅导室7个、心理辅导室8个,形成多段衔接、立体融合的育人强大合力。健全宣传阵地管理,切实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严格落实新闻宣传“两级三审”制度,加强对校报校刊、校内出版物印刷、复印、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校园传统媒体的建设与管理,严格审核宣传内容,确保积极向上,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宪法学习周”等宣传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制定《长安大学网络舆情处置预案》,完善监管制度和舆论危机预防应对机制,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深入推进网络育人,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供给,激励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良好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设立“青春榜样”“每周之星”“青年说”等栏目,定期举行优秀大学生青春故事分享会,每年组织开展具有长大特色的网络文化节,近年来累计产出6000余件优秀网络作品,参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络文化活动并获各类奖项50余项。

  

长安大学在岗前培训开班典礼中引导全体新教工面向国旗庄严宣誓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崇德修身培育良好风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制定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制定实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创新师德教育方式方法,将每年9月作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月”,通过编印《师德师风教育读本》、教师节表彰大会、“师德大讲堂”等方式宣传优秀教师职业形象,弘扬高尚师德,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师德全员考核制度。先后获全国创新争先奖、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中国交通教育终身成就奖、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20余项奖励。积极开展文明院系、文明处室、文明社团、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等创建及宣传推广活动,开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习教育活动,选树“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宿舍”等学风建设示范集体。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出台机关作风建设十项要求,各学院专职管理干部、教师及学生对机关作风建设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印发《长安大学关于加强服务育人的实施办法》,实施后勤保障服务育人、安全保卫保障服务育人、图书资料保障服务育人、医疗卫生保障服务育人、网络保障服务育人,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握师生成长发展需要,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

  ——以文化建设为牵引,发掘精神内涵凝聚发展合力。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掘学校精神内核和学术传统,制定《长安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落实、师生全员参与的学校文化建设格局,建立学校影响力提升与文化建设的成果培育与推广机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累计开设98门传统文化类课程,形成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模式,打造出“世界读书日”经典诵读会等文化品牌,让青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依托陕西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特殊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美丽乡村、西安鼓乐、文化遗产保护等主题开展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产出了《中国故事:延安儿女》系列丛书、情景诵读剧《梁家河》等文化经典。富平碑刻技艺传承基地项目获批陕西省教育厅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加大大学精神研究展示力度,不断加强对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等精神内涵的提炼和归纳,校风、校训、校歌特色鲜明,在师生中有较高知晓度和认同度。以建校70周年为契机,以建设一流大学文化为目标, 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校园建筑景观、校训校史校歌的文化价值,制作《长大记忆》系列纪录片、《彩虹之梦》系列丛书等,全方位展现学校历史传统和文化品格。连续多年依托“建筑日”“地球文化节”等富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开展校史宣传和校训励志教育,培育求真治学、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实现大学文化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涵养带动。加强原创文化精品的创作与推广,培育打造有特色、高品质、示范性的校园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连续四年获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五年累计开展“四节三进”活动760余项,参与学生30万余人次,在国家级、省级艺术赛事中获奖190项。师生原创管乐作品《丝路古道》、舞蹈作品《心中的东方红》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二等奖;原创戏剧《云门》先后获“2017年陕西省剧本征集大赛”优秀剧本奖,“陕西省第七届校园艺术节”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由该校教师竹子担任编剧的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在第十七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获最高奖项“最佳故事片奖”。充分发挥文化场馆的育人功能,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发挥图书馆、校史馆、体育馆、地质博物馆、建筑馆的育人作用,交通博物馆入选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等。

  ——以优化环境为关键,提升校园品位助力全面发展。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建设整体规划,调整优化各校区布局,根据《长安大学校园规划方案》,以学科群为核心,建设完善礼仪轴、学术轴和生活轴,完善校园服务功能。持续挖掘彩虹女神、彩虹桥、张伯声雕塑、助学碑、校训石等标识的文化凝聚功能。注重日常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有序、舒适。深化校园绿化净化美化工作,加快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引领区域性文明创建。加快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组织师生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和公共区域的规划、建设、命名和管理,增强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归属感。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管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积极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地球熄灯一小时”“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主题活动,积极推动无烟校区建设,引导全体师生员工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生态、可持续的环保理念,主动成为节能降耗的宣传者、推动者、实践者、示范者,建设绿色环保校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普及健康生活的科学知识,强化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周雨曦审核:刁巧燕)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rdjj/202204/12/1229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内参 w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010-56020798 1530104115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wjzxwang@tom.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