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助力山区县共富的“浙理”方案
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助力山区26县共同富裕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经济管理学院廖中举、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付彩云团队跨学科合作,形成了《关于促进我省山区26县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院胡剑锋课题组则聚焦山区26县的年度经济发展,形成《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分类施策——基于山区26县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
担起高校责任,发挥智库优势,如今,浙理工的许多教授团队走出校门,为推动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他们或埋首车间,或上山调研,利用科研成果解决行业企业需求。用教授们的话说,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工厂车间、祖国大地,切实助力当地企业转型升级、向好发展。
新增平台,掌握需求
科技专利应用于产业生产
自常山研究院成立以来,院长潘海鹏就养成了把发生过的事情记录下来的习惯。在他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新建的文档,用于记录研究院在常山的动态。记者从记录中发现,去年,常山研究院先后组织12支教授团队25次走访常山当地轴承、纺织等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78家,并通过调研交流了解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发展困局。“就轴承产业而言,我们在调研中归纳出当地企业的5个关键共性问题,包括轴承表面质量自动检测、轴承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低等。”潘海鹏说,针对这些关键问题,研究院会邀请学校团队到企业里开展技术攻关。
郭绍义教授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在潘海鹏的记录文档里,郭绍义团队10余次前往常山。教授亲自操刀、博士上手实践,渐渐成为常山诸多企业车间的常态。“我们与当地多家企业进行合作,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给出不同方案,并对从企业那边拿来的模具、材料等进行研究,然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郭绍义举例介绍,常山县鑫龙轴承有限公司的技术需求是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为了答好“如何增强轴承模具的耐用性”一题,团队进行了多次实验。
“我们将专利‘一种钛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模具处理,并研究多种方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但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一次实验中,第一根模具在使用28分钟后就断了,我们不断地进行调整。”郭绍义说,因为生产流程是连续性的,共有11个环节,如果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所有工作都得停下来,所以每个环节的每个模具都要慎重考虑。
2021年10月13日,郭绍义团队来到常山县鑫龙轴承有限公司车间进行轴承套圈扩孔模具使用寿命的首次试验。此前,他们已将带回的模具进行了热处理。经过企业试用,原有冲压模寿命由平均2小时提高到6小时,扩孔模寿命由平均2小时提高到10小时,试验结果比较理想。“浙理工的专利技术帮助我们更快解决难题,使企业的发展更稳定更有动力了。而且专利目前都是免费试用的,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峰告诉记者。
前不久,“浙江理工大学向26县免费开放50件发明专利”的新闻见诸报端,不少企业和常山县鑫龙轴承有限公司一样,获得了心仪专利的免费许可。专利不仅涉及纺织、机械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也包含“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三大领域。据了解,浙江激励高校院所主动优选一批合适的专利,许可26县企业免费试用,在一定期限后付费转化,高校院所和企业可根据产学研合作实际情况,自主商定免费试用期限。
除率先向山区县实施专利免费开放许可外,浙理工还通过建立研究院,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技术研发等工作。“学校与三门、常山、平阳等县共建有研究院,我们利用这一平台精准掌握26县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深入推介学校专利成果。”浙理工产业技术中心主任杨晓刚介绍,学校在衢州市衢江区和缙云县等8个县区设立转移中心,并派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对接服务。同时,为保障科技成果平稳有效地转移转化,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如调整收益分配比例,将收益的90%分配给主要完成人,推动职称改革,设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评聘类别,以保障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等。
专业指导,科学施策
为山区县共富添一臂之力
直到现在,每当吴淑梅望向一片片三叶青、黄精等名贵中草药材的种植地时,她依然会回想起一次关键的“结缘”:2016年,她从上海回到家乡庆元县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浙理工梁宗锁教授团队。望着眼前山多树茂的地理环境,梁宗锁一句“这里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给她提供了创业灵感。
“由于梁教授和杭州的胡庆余堂有合作,需要三叶青这种药材,于是当时我便开始试着种植三叶青。”如今已是御竹香农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吴淑梅告诉记者,其间,团队教授经常会进行实地专业指导,告诉她病虫害是什么、要如何防治等,为中药材种植保驾护航。就这样,吴淑梅和6个村的40余户困难家庭大面积种植林下药材,困难家庭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到了2019年,经梁宗锁团队反复论证后,吴淑梅又在1000亩林地混种三叶青、黄精、七叶一枝花3种中药材,为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助力。
“多年来,我们团队专注做好‘药材产业当中的技术服务与产业培育’这一件事。”梁宗锁说,团队的教师在药材生长期内都会抽出时间“上门服务”,如在适合黄精种植的晚秋和早春,团队每两周就会去一趟庆元县,为吴淑梅等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由此,教授们被冠以“假日工程师”的称号,团队也在去年荣获“最美志愿者服务组织”的荣誉。
和梁宗锁团队一样,浙理工三门研究院也将“做好一件事,贡献一份力”的专业精神贯彻在助企帮扶工作中。作为最大的冲锋衣产业基地,这两年,三门当地服装产业产值翻番、厂房扩建、冲锋衣产业链升级改造……点滴变化都被三门研究院院长黄玉冰看在眼里。她介绍:“2019年,三门研究院成立。我们利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这一年的时间对当地民营企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当地企业的服装生产比较缺乏设计感,大多以加工为主。而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务必要有品牌理念,谋求创新。”
于是,校服装学院的教授团队深入产业基地,在设计理念、色彩搭配等方面为企业技术发展助力。浙江省蓝途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我们免费试用了浙理工邹奉元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色彩提取方面的专利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色彩搭配,服装生产更高效也更优质了。”公司负责人金丽君告诉记者,高校团队还会对冲锋衣的面料、材质、款式等提出指导意见,并对明年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
除了技术扶持带来的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外,黄玉冰还看到,当地百姓的生活幸福感也在增加。原来,在当地产业中,相比于橡胶、制药等,冲锋衣产业吸纳了更多女性就业。在冲锋衣品牌出现以前,技术工人以制作绣衣为主,即加工一种出口的刺绣服装,后产业消失,技术工人的缝纫技术无处施展。直到产业转型到冲锋衣的加工和生产后,他们的技术才得以派上用场。“我们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让当地企业得到发展,也让山区人民能够安居乐业。”黄玉冰介绍,近期,他们在筹备第二届冲锋衣商业设计大赛,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希望通过赛事促进企业和设计团队之间的互动。
原文链接:http://jyt.zj.gov.cn/art/2022/3/4/art_1532836_589367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我区2025年普通高...
2024-11-26关于对南宁市西乡塘开...
2024-11-26广东省基础教育集团化...
2024-11-26关于广东省2024年...
2024-11-26关于2024年全国青...
2024-11-26关于2024年广东省...
2024-11-26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
2024-11-26关于国家语言文字关键...
2024-11-26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更改...
2024-11-26
热门资讯
襄阳市老年大学:大疫...
2020-07-17中国传媒大学音创未来...
2020-04-14海峡头条荣获福建省电...
2020-04-14IBIE国际商务形象...
2020-04-14汇聚校友力量 聚合发...
2020-04-14点亮心灵的希望之火 ...
2020-04-14在职硕士,博士真的不...
2020-04-14连续三年参加金砖盛会...
2020-04-14外教约翰·刘易斯(J...
2020-04-14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